预加载:尝试分析这种自动加载的交互方式

网站运营者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用户停留时间。而大部分用户一般是比较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


网站运营者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用户停留时间。而大部分用户一般是比较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

预加载:尝试分析这种自动加载的交互方式

我们在浏览一些以内容为导向的网站(比如一些UGC阅读类和新闻类网站)时,最频繁的操作就是:浏览文章列表然后点击阅读某一篇文章,阅读完毕后再切换到列表,选择自己要浏览的下一篇文章。但是我在使用品玩这个网站的时候,我发现阅读某一篇文章完毕后可以自动加载另一篇文章,然后用户只需要一直的滚动滚轮就可以进行下一篇文章的浏览。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交互方式,我想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对比一下两者的优劣势:

传统交互方式:

阅读完某一篇文章后,关闭该标签页面,然后浏览文章目录,再点开下一篇文章。

这种交互方式较为普遍,所以其优势也显而易见:用户接受程度较高,用户习惯较为成熟,不需要任何学习成本就可以进行操作。用户自己把控较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安排进行阅读。

但是它有下列的几个劣势:

  1. 用户操作步骤较多:用户执行关闭页面、浏览目录、打开新的页面这样3步操作。
  2. 用户停留时间较短:当用户带有目的性的点开某一篇文章的时候,如果读完文章后已经解决了自己的需求,用户可能就会关闭该网站或者app,从而无法增加用户使用时间。
  3. 如果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从整个体验上较为缓慢,需要等待网络加载时间。

预加载下一篇文章的交互方式:

当用户阅读某一篇文章的时候,滑动滚轮自动加载出另一篇文章的标题和内容。

其针对不事先预加载的模式有以下的优势:

  1. 当用户阅读完某一篇文章的时候,滚轮滑到底端已经预加载出下面一篇文章。这样的交互方式完整流畅,从体验上来讲没有停顿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2. 假如用户是抱有目的性的操作,当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很自然的加载出另一篇文章,如果这篇文章用户刚好有所兴趣,那可以继续读下去,这样可以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如果用户是没有目的性的随意浏览,那这样的操作方式则会更加贴合用户的操作目的。
  3. 这样的阅读其实相当于一个变形的timeline形式,在其他的软件等已经有培养了一部分的用户习惯,所以用户也比较容易接受。

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点:

首先是这样的交互方式有种强迫用户阅读的感觉,如果文章内容有不适合或者用户自身就对其他文章不感兴趣,则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其次,虽然用户没有手动跳转页面进行操作,但是其本质还是URL的一个跳转改变,相当于替用户做了决定,如果是自主性比较高的用户,会有得不偿失的效果。

前一段时间知乎上面曾有过这样的交互方式,但是后来改为了左右滑动切换答案。其原因是我觉得是用户在阅读答案的时候,是带有目的性的,明确目标为解决关于该问题的困惑或者增加关于此类的知识,而当我已经明确认为了这条答案对我无益的时候,我却还要翻到最后才能浏览下一条答案,所以左右滑动切换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用户体验路径这三个方面分析此交互方式

业务需求:在此种交互方式的情景下,业务目标和业务目的都比较明确。即提高网站的UV,曝光率,吸引更多的用户浏览,提高网站的品牌价值。

用户需求:首先这种情景下的目标用户为对网站提供的内容感兴趣的一些人,其场景主要为在碎片化时间的浏览以及用户专门在该网站找到某一篇特定的文章进行浏览查看。行为就是进行不同的文章浏览,体验目标是获取知识,开豁视野。

用户体验路径:针对第一种情况,用户的整体路径为①打开网站②找到某一篇感兴趣的文章③阅读浏览④阅读完毕,开始浏览下一篇文章。针对第二种情况,用户体验路径可能就比较单一了,只有打开网站,找到文章(如果用户是从某个链接打开文章,则这个步骤都没有,而现实体验中这种情况还较为普遍)然后阅读完毕关闭网站。

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网站运营者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用户停留时间。而大部分用户一般是比较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而有些带有目的性的用户在阅读完毕后可能就不会再使用网站,所以这类用户至少从该次的使用上并不是网站所期待的目标用户。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觉得预加载这样的方式在这种情境下十分的适合,容易增加用户时间,快速打到业务目的。同时在用户体验上面也没有太大的割裂感,较为完整统一,接受程度上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

 

本文由 @执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291/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5-01 06:06
下一篇 2017-05-01 08:09

相关推荐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第十二天

    周五在会议室被吹感冒了,周六又因为之前约了牙医所以跑出去一整天,晚上回来就发烧了,昏昏沉沉睡整夜整日。然后发现我果然劳碌命,生病都挑周末,工作日一到立马恢复了…不过这几天就都没写总结,想想心里还有点慌…

    交互专题 2015-08-20
  • 针对敏捷开发中用户体验的5点建议

    根据最近惠普针对600多个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做的一个调查,由于能够加强协作,增加用户的满意度以及缩减成本,所以敏捷开发是目前大多数被调查的组织采用的工作方式。然而当把用户体验集成到敏捷开发的周期中时,很多公司会问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在满足每一个敏捷时间框架要求的同时确保成功。

    2017-05-24
  • 破茧成蝶读书笔记

    01什么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使用一个产品时的主观感受 用户体验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而做的设计 书中讲到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设计?设计不等于艺术。我了解到的是,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是提出问题的。 书中两口…

  • 网易云音乐交互负责人|从一次活动设计,聊聊交互设计师的3个阶段

    交互设计师的三阶段:有美感、有逻辑、有sense

    2017-05-18
  • UED专访 | 众建筑:未来城的边缘

    📌 编辑 | 裴盛📌 采访| 杨紫惺 李思远 李佳琪📌 视频 | 裴盛EXCLUSIVE INTERVIEWUED × 众建筑玻璃框景中,映出木构的筋骨红砖青瓦间,闪烁金属的光芒古老与现代在这座“新生”四合院中交织年轻的的思想碰撞出新时代的活力观察生活、测试构想、生产建造踏进“众建筑”,寻觅空间的更多可能点击观看专访视频UED × 众建筑专访视频 ©UED1“三人成“众”“众建筑”,既是对其由三位合伙人共同创立的直观描绘,更符号化地表达...

    2018-02-07
  • 大数据应用的用户体验分析

    版权所有©德塔精要,转载请注明出处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认同是由用户体验的过程所决定的,一个具备良好用户体验的IT系统对内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对外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为企业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因此,组织的IT战略必须实现IT与业务的融合,面向客户和关注用户体验管理。但目前用户体验管理是当前IT业务运营的弱项,也许我们能够了解IT资源的每个细节,但却不知道用户感受怎么样,不利于IT系统的优化和完善。缺乏用户体验管理以及...

    2018-03-12
  • 老外看中国的移动App设计精髓-2 花样功能、应用商店

    摘要:本文作者Dan Grover用最直接的方式体会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应用UI在中国的趋势,基本反映了当前国内UI设计的状况,从他的所感所想中,认真审视这些在别人看来,我们自己身上所拥有…

    2014-12-11
  • 制作在线UX作品集的四个步骤

    本文作者将帮你系统梳理一下创建一份作品集的全部步骤,让你明白UX作品集的常规创建流程。

    2017-05-02
  • 图形界面的末路?聊聊未来可能会流行的「对话式交互」

    人类花费数十年才将计算机交互从以命令行为代表的文字界面(TUI)发展到以用户界面为核心的图形界面(GUI),然而这显然不是终点。图形界面之后会出现什么?我们已经隐隐可以窥探到其身影。一起来看看未来流行的交互方式是什么。

    2017-05-20
  • 为用户操心!如何用预期式设计保持用户体验简单易行?

    现如今,用户大多深陷于碎片化的时间和过量的信息,所以用户更加青睐简约而现代的网页设计。“少即是多”是这类网站的设计哲学,少而精准的内容设计方式和内容策略让访客从沉重的信息压力中解放出来。 虽然做减法的方…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