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户故事地图的7 种用法

《用户故事地图》不仅仅是讲述什么是用户地图、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也讲了很多团队协作的tips,并且给出了很多实例。我这里直接从这本书的其中一个角度——“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为内容,然后结合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写这篇读书笔记。聚焦于成果,即产品发布后用户能使用和感知的东西,切分发布计划应该以成果为导向。  ——《用户故事地图》P56


《用户故事地图》不仅仅是讲述什么是用户地图、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也讲了很多团队协作的tips,并且给出了很多实例。我这里直接从这本书的其中一个角度——“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为内容,然后结合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写这篇读书笔记。

关于用户故事地图的7 种用法

之前读完 Jeff Patton 的《用户故事地图》觉得是一本好书,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实践。

最近在工作中使用了用户体验地图进行云之家工作汇报轻应用的开发评审,发现在讨论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交流更加顺畅了。

具体表现在:

  1. 开发人员能够很容易发现产品设计的坑;
  2. 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更高;
  3. 决策更加迅速,会议更加高效;
  4. 会议结束后,有满意的讨论结果产出。

会后,更加觉得用户故事地图是一个可以提高协作效率的工具,所以,想写一篇“读书笔记&执行思考”,来记录这段时间的收获。

《用户故事地图》不仅仅是讲述什么是用户地图、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也讲了很多团队协作的tips,并且给出了很多实例。我这里直接从这本书的其中一个角度——“怎么使用用户地图”为内容,然后结合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写这篇读书笔记。

用户故事地图的使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当然,这个只是我自己的一个归纳):

  1. 产品的[0,0.5]:新产品功能规划/发布规划
  2. 产品的(0.5,1]:需求讨论/需求拆解/优先级排序
  3. 产品的(1,+∞):产品优化

下面将根据以上三个方面,详细进行说明。

两点解释:

  1. 我很粗暴的根据 “是否需要开发人员介入” 这一条件,将产品发版前分为两部分,即产品的[0,0.5],产品的(0.5,1]。在开发人员介入前,更多的是产品经理如何进行产品设计,产品整个的基调和走向都是在这一部分定下来的。当开发人员开始介入后,就具体聚焦于功能的实现方面了。能否实现?如何更好的实现?是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一部分的问题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开发人员如何全面的理解这个产品?让大家脑海里的东西是一致的?这个是最艰难的问题。
  2. 上面三点的“产品”,其实不仅仅指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组件、一个大型功能。总之是需要进行思考、设计、开发并之后会有维护升级的一个模块。

一、产品的[0 ,0.5]

当产品或某一个大型模块在进行功能设计的时候,可以采取用户故事地图的方式来梳理所有的功能点,并进行迭代周期的规划。

新产品功能规划之产品全景图

(1)目的

建立产品/模块的全局印象,有全局观,进而可以整体规划产品/模块。

(2)适用场景

产品经理(可能搭配交互设计师)梳理产品框架

(3)所需资源

  • 2-3名参与人员(需包涵产品设计者、产品决策者)
  • 卡片/便利贴,笔

(4)操作方式

  • 一边讨论,一边将想要的功能写在卡片上
  • 一边讨论,一边将将功能分类,按照x轴为模块名称,y轴为所属模块下的功能进行排列
  • 一边讨论,一边调整当前的布局(可剔除/添加卡片、调整卡片位置)

(5)解释/说明/tips

1)为什么是2-3个人

对于有的项目,产品设计人和产品决策人是一个人,为什么还需要2-3个人呢?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想法是无法做到完善的,但是如果是两个人合作则可以避开90%以上的产品漏洞,所以在产品功能规划的方面,更建议2人以上(当然如果遇到牛人,思维无漏洞,一个人建立产品全景图也是没任何问题的)。不建议3人以上,则是因为对产品指手画脚的人多了,只会越来越乱,产品设计层面,要少而精。

2)如果只是理个产品逻辑,为什么不用脑图:

从操作方式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过程。脑图更像是一个人的思维梳理,不利于多人的团队合作。卡片化的优点在于:

  • 所有人都有调整布局的权限;
  • 没有了屏幕的限制可以支持高复杂度的产品架构;
  • 可以更方便的删减和备注;
  • 为了后续的操作。

新产品功能规划之大家来找茬(功能点设计)

(1)目的

对于关键的功能点或有争议的功能点,可以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进而明确功能点的具体操作流程,减少踩坑的可能性。

(2)适用场景

确定某个有争议的功能点的设计

(3)所需资源

  • 3-4名参与人员(需包涵产品决策者、产品设计者、用户体验设计师)
  • 产品全景图
  • persona卡片 及 scenario卡片
  • 不同颜色的卡片/便利贴,笔

(4)操作方式(以功能点A的设计为例)

  • 围绕A,各参与人员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A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挑刺与找茬
  • 围绕A,根据刚刚点意见,优化流程或提出更好的方式
  • 将讨论结果在不同颜色的卡片/便利贴上写出,贴在功能点A的旁边

(5)解释/说明/tips

  • 一定要围绕A,跑题太可怕,降低会议效率且达不到目的
  • 一定要得出结果,更好的方案/保持当前方案不变

发布规划

(1)目的

优先级排序,划分发布路线图

(2)适用场景

产品经理(可能搭配交互设计师)确定产品发布内容

(3)所需资源

  • 2-3名参与人员(需包涵产品设计者、产品决策者)
  • 产品全景图

(4)操作方式

  • 按照产品的长线目标,对功能排优先级
  • 制定产品发布计划,确保每一次的发布内容都是 MVP

(5)解释/说明/tips

如何排列优先级?

我觉得书里面有一句话能够很充分的回答这个问题:

聚焦于成果,即产品发布后用户能使用和感知的东西,切分发布计划应该以成果为导向。  ——《用户故事地图》P56

怎么划分发布周期?

同样也是聚焦于成果,每一个发布的版本希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再就是,保证  每一个版本都是当前情况下的 MVP。

二、产品的(0.5 ,1]

当产品形态及功能确定后,则进入到需求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是需要产品的所有参与者参与其中的,但是主要将以开发人员为主,确认产品功能的可实现性。

需求讨论 —— 大家来找茬

(1)目的

与开发人员准确、高效地确认需求

(2)适用场景

产品的某一个迭代,需要确认需求

(3)所需资源

  • 7名以内项目参与人员(需包涵产品设计者、用户体验设计师、开发人员),开发团队负责人必须参与,其他开发人员尽量参与(如果人数超过7人,可以采用金鱼缸协作模式)
  • 产品全景图
  • 迭代功能的较详细文档(可能是word文档、可能直接是设计稿、可能是更具体的故事地图)

(4)操作方式

  • 各参与人员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各功能点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挑刺与找茬
  • 根据刚刚点意见,优化流程或提出更好的方式
  • 将讨论结果在不同颜色的卡片/便利贴上写出,贴在功能点的旁边

(5)解释/说明/tips

1)为什么需要产品全景图?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产品全景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建立整个产品形态,能够完全清楚当前的整体的开发内容,利于架构的搭建,代码模块化/复用等等。

2)需要注意的一点: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住,尽量不要延伸出新功能,也不要大范围的修改功能。如果大范围的修改了功能,也不建议直接以会议结果为最终结果。因为原本的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在会议上,人太过于兴奋的状态下容易冲动,冷静下来再思考一下方案也会发现会议上的结果可能会存在很多漏洞。

需求拆解 ——  story 下的 story 细分

(1)目的

将当前的 story 细分为开发人员可以接受、方便开发的 story

(2)适用场景

当产品的 story 颗粒度过大时,开发人员需要将 story 进一步细化

(3)所需资源(与需求讨论的资源一致)

  • 7名以内项目参与人员(需包涵产品设计者、用户体验设计师、开发人员),开发团队负责人必须参与,其他开发人员尽量参与(如果人数超过7人,可以采用金鱼缸协作模式)
  • 产品全景图

迭代功能的较详细文档(可能是word文档、可能直接是设计稿、可能是更具体的故事地图)

(4)操作方式

  • 在多方讨论下,将大的 story 按照开发需要进行拆分
  • 将拆分好的 story 写在卡片/便利贴上,贴在对应大的 story 下方/旁边

(5)解释/说明/tips

产品经理不要太过于干涉技术人员的拆分,在不涉及原则的情况下,他们开发怎么舒服就随着他们来吧。

优先级排序

(1)目的

开发人员在一个迭代内,对开发内容进行排序

(2)适用场景

在“需求拆解”后,很自然的进入到优先级排序

(3)所需资源(与需求讨论的资源一致)

  • 7名以内项目参与人员(需包涵产品设计者、用户体验设计师、开发人员),开发团队负责人必须参与,其他开发人员尽量参与(如果人数超过7人,可以采用金鱼缸协作模式)
  • 产品全景图
  • 迭代功能的较详细文档(可能是word文档、可能直接是设计稿、可能是更具体的故事地图)

(4)操作方式

在多方讨论下,将已经拆分成颗粒度适宜的 story 进行排序

三、产品的(1,+∞)

当产品的出版发布后,后续的工作就是优化和更新了。在此阶段可能会进行用户调研,那么调研的数据如何进行处理才能够反映更多的问题呢?这里提供一种方式,在用户故事地图中被称作 journey map (也就是 experience map ),但是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些的调整。在上面叠加了情绪版的使用方法。

旅行地图

(1)目的

用户调研数据处理,确定产品的优化点与优化需求

(2)适用场景

用户调研数据处理

(3)所需资源

  • 目标用户的评价数据
  • 3-7名参与人员(需包涵产品设计者、产品决策者、用户体验设计师)
  • 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卡片

(4)操作方式

  • 用户操作路径,每一个触点按步骤写在便利贴上,在x轴排开
  • 评价数据写在便利贴上,按照体验优秀程度,在y轴排开
  • 综合每个触点上的评价数据,进行打分
  • 根据得分,调整触点卡片的y坐标

以上就是用户故事地图的 7 种用法,分别对应于产品的[0 ,0.5]、(0.5 ,1]、(1,+∞)三个大的阶段。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作者:方馨月,主线 IxD、辅线产品和 Coding 的 UXer,云之家轻应用的交互设计师。身上背负的Hashtag 有太多个,工科女、Geek、文艺女青年… 爱好广而杂,偶尔神经病。希望能与大家分享产品成长路上的血泪汗。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金蝶云之家体验中心(微信ID:UXD-Cloudhub),作者@方馨月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2164/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4-30 18:19
下一篇 2017-04-30 20:39

相关推荐

  • 依靠强大品牌影响力,注重“用户体验”,“3000家企业定制酒计划”对白金酒意味着什么?

    在茅台集团白金酒公司的目标规划里,今年要选择1000家企业进行定制酒合作,未来3~5年要与3000家企业合作,打造“企业定制酒”这一细分市场的“当家品牌”。11月5日上午,华拓金服集团、神州长城股份有限公司、 永新华控股集团等数十家家国内知名企业与茅台集团白金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约总额达近亿元,“定制酒计划”再迈出一步。直接面向企业需求这一细分市场,为企业打造专属的定制产品,满足其商务接待、宴请、礼赠等需求,白金酒公司确立了清...

    2018-02-01
  • 优化App的设计:防止用户错误,并建立良好的错误信息

    “错误”时有发生。在App与生活中都会发生。有时是因为我们犯了错误,有时是系统错误。无论错误原因是什么,它们——还有解决方式——对用户体验影响深远。但它往往不被重视,草草处理错误、组织混乱的错误信息会使用户沮丧,最终抛弃你的应用。相反,处理得当的错误提示,能把失败变为惊喜。在本文中,我们会讨论如何优化app的设计,来尽力防止用户错误,并建立良好的错误信息。

    2017-05-13
  • “用户体验”3.9万油电混合植保机演示视频

    植保季就快来到,很多植保团队以及飞手非常关注行业植保机的动向,不仅因为飞机本身的性价比高而且续航时间和作业效率同样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因为对于植保作业来说,作业效率关系着成本和收益,同样的植保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节省的时间相当于是多出来的利润,这也就是为什么油电混合植保机能被大众所看中的缘由。近期在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发布的这款3.9万油电混合植保机一经亮相之后在植保行业中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很多朋友对其抱有足够的兴趣,...

    2018-04-24
  • 如何从头打造让用户真正信任的界面

    让人信任的网页到底是怎么样的?设计一个令人信任的网页应该是有迹可循的,几天文章当中的10个技巧,就是可行性相当高的手法,仔细看看,也许会让你获益匪浅。

    2017-05-24
  • 【用户体验】从了解用户的注意力开始,创造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艺恋优梦」获得每晚推送】刚下班回家,今天又没时间写教程了。。。委屈这是一篇源自心理学家和 UX设计师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研究的文章。在产品团队中,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是输出高可用性、易用性的可交互数字产品。当我们在设计这些产品的时候,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了解不同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而言,在行为模式和心理结构上有着相似的地方,只要有意识地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认知过...

    2018-04-04
  • AI 交互设计怎么做?谷歌详解自家 AI 相机设计思路

    文 | 何忞来自雷锋网(leiphone-sz)的报道雷锋网按:日前谷歌在其官网发布博文,文中详细介绍了 AI 相机 Google Clips 的一些设计思路。雷锋网将其编译如下正如过去曾经发生过的移动革命以及再之前的网络革命一样,机器学习正在让我们反思、重构、重新审视我们生活中已经拥有的一切。在 Google 用户体验(UX)社区中,我们开始了一项名为“以人为本的机器学习(HCML)”工作项目,来指导和帮助我们重构世界。站在这样的视角...

    2018-02-03
  • 写在 [ 交互设计小厨房 ] 一周岁

    时光荏苒,感谢无情岁月!感谢大家容忍这个公众号『隔三差五』抽疯式的更新;感谢太太长期战斗在『丧偶式育儿』的第一线;感谢各位『互联网老炮』容忍洒家在微信群里污力十足的飚车;最后还要感谢这个优雅的排比句。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金平糖の精の踊り~カチューシャ浜口史郎 -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オーケストラ・コンサート~Herbst Musikfest 2015~产品厨子的运营总结2017年3月24日,『交...

    2018-03-24
  • 几乎是最完美的用户体验模型—CUBI

    【导读】我们都希望能做出引人注目的创意项目——能解决业务问题,同时通过有意义、有价值的体验吸引用户的项目。然而,紧缩的预算以及紧张的时间安排,都给创造真正新颖的设计、确定设计流程中的遗漏,以及充分考虑…

    交互设计 2015-04-24
  • 用户体验至上 三星Pay与苹果Pay谁更胜一筹?

    文\孟永辉如今,移动支付市场早已过百家争鸣时代,深耕细作成为当下移动支付市场的主旋律,阿里和腾讯便是这主旋律的代表。虽然两大巨鳄占据移动支付市场大部分份额,但终端市场的支付竞争依然存在。苹果与腾讯就因为App端微信赞赏功能抽成的事情闹出矛盾,原因是两家公司对赞赏抽成的比例及支付渠道存在分歧。由此也不难看出,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想要成为移动支付大潮的弄潮儿,领略潮流之下的无限风光不仅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还要有对市场运行趋势和规律的精准把...

    2018-03-30
  • 关于加载设计,你要知道的8种策略和4种样式

    加载的作用在于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同时及时的向用户反馈当前的系统状态,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