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上期简单地介绍了几点包装的技巧,这期再分享一波,接着上期,再深入的讨论一下关于包装的技巧。


上期简单地介绍了几点包装的技巧,这期再分享一波,接着上期,再深入的讨论一下关于包装的技巧。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我们包装的目标就是:吸引眼球!

我个人觉得要想吸引眼球就要注意以下两点——层级与细节。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层级与细节具体是什么!

1 层级

1.1 颜色层级

很多作品包装背景颜色都是有深有浅,为什么?

其实就是打造一种颜色层级,刺激视觉感官,看下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左侧黑白相间的版本要比右侧纯黑色层级更丰富,在展示作品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

来看真实的作品排版包装,如下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当然,颜色层级不一定非要用深浅,色相的对比也可以,如下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但是色相比较难控制,对新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主色和白色相间使用,不易出错。

1.2 内容层级

我们每做完一个作品包装,可以审查一遍,看看整体一共可以分为几层,如果只有两层,那就重新做吧。

我们来看看优秀的包装如何让层级丰富。

比如使用一些模型,并让界面局部与模型分离: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再比如让背景多几个层次: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再比如像拍照一样,让景深变长,在前景增加修饰物,如下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1.3 方向层级

方向层级意思就是展示的内容不要都放在同一个方向,要有变化,左右一定要混合使用,不然看着就会死气沉沉的。

比如下面这张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右侧的排版是不是要比左侧灵活很多?

我帮你答了:是的!

那我们再看看优秀的案例: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主形象的方向顺序是右-左-右,看起来变化很丰富。

2 细节

细节体现专业,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但是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细节到底是什么,能举几个例子吗?

接下来我们就来举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1.1 加点小修饰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整个展示界面加了很多点、线、面的元素,使整体看起来很丰富,但是上期说过了,这种方式不好驾驭,一定要谨慎使用。

1.2 质感上的细节

图片素材的质感,手机模型的质感等等都是提高美观的细节,如下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绝命图师作品

手机模型上加一层屏幕的反光,显得质感倍增,再加上图片的质量很高,所以最后的视觉效果非常棒。

1.3 适当加点投影

投影是一个非常出效果的方法,但很容易用脏,一定要多练: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behance优秀作品

1.4 适当的“破”

当一个东西规规矩矩的放在一个容器中时,你看不出他的美,但如果你能适当的将其释放出去一部分,也许能够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例如下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绝命图师作品

如果蜘蛛侠没有“走出屏幕”,冲击力就不会那么强了。

再比如下图:

升级篇|上传作品,咱要包装一下

绝命图师作品

黑白背景色本来没有什么关联,作者用一些元素适当将其打破,增加了一些活力。

这些就是“破”的力量!

其实细节无处不在,多去看那些优秀的作品包装,你会发现很多很多的细节,这里就不举那么多例子了。

总结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层级和细节的理解,目前就只整理了这些,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与我交流。

当我们没有什么思路的时候,就多去看看大神们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包装展示的,总结出自己的差在哪里,针对每一个点去进行优化。

当然也不要太过依赖于最后的包装,因为作品本身才是灵魂所在,还是要先把作品做好,再去思考包装,千万不要因为懂了点包装,就把事情搞的本末倒置哦!

相关阅读

案例分析|上传作品时,设计师也要包装一下

#专栏作家#

菜心,微信公众号:菜心设计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华为ITUX用户体验设计师(主视觉),3年工作经验,参与华为Welink、3MS、连长社区等多个项目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作。欢迎大家互相交流关注。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831/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4-29 16:36
下一篇 2017-04-29 18:35

相关推荐

  • 为了色盲用户的友好体验,你应该注意五点

    世界范围内,每12个男性中有1名男性、每200名女性中有1名女性受色盲或者色觉缺失(CVD)的影响。这意味着每100个web或app用户中,至少有8个人的实际体验和你的预期有很大差别。如何确保你的设计对这些用户也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会在本文提出一些方法帮助大家。别急着满带恐慌地投奔你的设计团队,先来看看我们列出的色彩可用性设计的几项重要事项。

    2017-05-05
  • 又是高分!北京林业大学交互设计专业课143分复习方法分享

    又一个高分!北京林业大学交互设计专业课143分复习方法分享-孙跃桐我决定考研大概是在16年的9月份吧,因为决定的时间比较早,我以为我准备的时间很充足。真正开始准备是在17年我先开始报了新东方的英语政治课,想先将公共课的基础打牢,在后期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精力于是我将上半年的精力全部都用在学习公共课上面。想在9月份招生简章出来之后我就开始专心复习专业课。但是当九月份招生简章出来之后,我就开始慌了。我本身想考的就是本校之前也问过考研的...

    2018-04-22
  • 一“平”到底

    随着 IOS8 的更新,以及更多 APPLE 产品的出现,扁平化设计已经成为了 UI 类设计的大方向。抛开扁平大战拟物的观点,让我们看看扁平设计之路应该如何越走越远。正好因为这个风格的流行,花瓣上也积累了非常多设计师朋友们的 素材 ,来看看他们都收藏了哪些精致好素材吧。

    2015-01-04
  • 2018年用户体验设计趋势

    作者| Anthony Miller译者| 耳洞审校| 郑几块编辑| Ella全文共 5963 字 31 图,阅读需要 14 分钟———— / BEGIN / ————2017年就要过去了,让我们预测一下2018年的用户体验演变趋势。本文将回顾2017年数字世界中的显著变化,并将展望2018年在设计和开发领域让我们继续保持领先的那些趋势。一、更简单的导航导航体验是2017年设计师中的热门话题。设计师殚精竭虑,拿出熬秃少年头的精神,就是为...

    2018-02-02
  • 【交互设计】寒假专业设计课程计划

    以清华力量武装自己寒假班开课时间:2018年1月27日 —2月8日报到时间:1月26日 (全天报到)寒假课程不局限于清华美院考研,寒假基础班以专业为导向,报考全国其他院校的同学也可参加。学习最高要求和最高水平的课程,全国名校任你选!说明: 交互设计的考试内容和实际工作基本类似,非考研类同学也可以报名学习,想转型学习或从事交互设计行业的其他专业同学也可报名。师资介绍:老师一:L老师本科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清美交叉学科硕士考研成绩:初...

    2018-01-30
  • 我是如何从测试转到产品的?

    为什么我从测试转产品?无论硬件研发还是软件研发,都需要测试工程师找出软件缺陷、保障产品质量,以降低项目风险,我们可能听到过由于某一个漏洞导致公司损失多少钱的例子。而测试的价值就是尽可能早的——发现这些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问题,在项目交付前反馈到开发修复。所以测试岗位对于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在做测试时,我一直期望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无论是功能性问题还是用户体验问题,我都会一一跟踪。当兼顾项目进度,有些问题来不及修复时,遗留问题我会...

    2018-04-02
  • 升级篇:利用品牌基因法进行图标设计

    图标设计如何具有品牌性?这可能是设计师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很多新人也许并不了解什么是品牌性,更不知道如何将品牌性融入到图标当中,不过没关系,看了这篇文章你就不会那么困惑了!

    2017-05-04
  • 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谷歌拿出了“大棒”与“胡萝卜”

    点击关注36氪,置顶公众号专业的行业新闻及深度报道,不容错过━━━━━━这是著名分析师Ben Thompson对谷歌近期宣布的一组数据的评论,原标题为“THE AGGREGATOR PARADOX”以下为谷歌宣布的这组数据:现在共有3100万个网站加入了加速移动页面(AMP)计划,自去年10月以来增长了25%。在2月的第1周,谷歌向出版商发送了4.66亿个页面浏览量——比2017年1月增加了近40%。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带你了解...

    2018-02-27
  • 五个技巧,设计优质的新用户引导流程

    新用户引导绝对是个瓶颈。花费时间设计和开发,找了用户测试调研,最后上线了,依然拦不住汹涌的用户流失潮。很多时候,也许只是新用户引导没做好而已。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聊聊新用户引导的设计~新用户不去注册是因为他们乐于了解你的产品的UI是如何工作的。他们注册是因为他们认可你的产品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好的空状态设计,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2017-05-09
  • 从智能手机说起,看设计风格演变的趋势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 UI设计趋势的理解,都是扁平化。可这容易引来两种误解:一群人理解扁平化,是一股潮流,这潮流就像流行时尚一样,会不断更替,原来的拟物风会重出江湖;另一群人,认为扁平化就是平,对设计的理解局限在表达手法上。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