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BretVictor01

最近对未来交互设计发展的一个很流行的观点 — 用手指操作各种大大小小的触摸屏,下面还会有很多这种例子。这篇小文章并不涉及任何详细的“未来发展规划”, 我只是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点子。

在开始构想应该怎样同我们的工具互动的时候,让我们先想一想“工具”到底是什么?

我喜欢这样的定义:工具通过扩展人类的能力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换句话说,工具把“我们能做的”转化为“我们想做的”。一个好的工具可以往往可以兼顾这两个方面。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着重谈一下人类的需求。每个人都喜欢聊需求,这已经成为了大热的一个话题。但是我不会去讨论科技,因为那是最简单的部分。科技是可以被创造的,是可控的,而人类的本性却是难以琢磨的,是问题的所在。我准备谈谈被被忽视的第三要素,人的能力。因为,如果工具被设计出来但是却超出了人的使用能力范围,这绝对不是个好工具。

我们的双手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美妙礼物。我们每天的大部分工作都必须依赖他们来协助我们完成,但是视频中所展现的交互概念似乎直接无视了它们。

首先,手能够感知物体,手能够熟练操作物体。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去随便找本书,翻几页。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注意,凭借着书本重量以及厚度在双手的分部情况,你可以对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有个大致的了解。翻一页,借着手指的触觉,你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你是否翻了两页,当你揉搓手指将他们分开的时候。

继续,去找一杯水,倾斜着握住它。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通过重量的转移,你可很清楚的感觉到有多少水在左边。

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会提供这种”反馈“。我们平时一般不会去理会它们因为他们太”平常”了。抽出一点时间去拿起你周围的一件物品看看,像你平常那样去使用他们,然后去感觉他们带给你的“反馈”。

好了,现在拿起你的 iPad,玩玩它。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手指感觉到了什么? 玻璃?这个触觉跟你现在所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毫无任何关联?

我把这个科技叫做”玻璃下的图片“。这种科技牺牲了大部分手部丰富的触觉,提供的是做作的视觉假象。

为了视觉而牺牲触觉,这值得吗?试试这个:闭上眼睛绑好你的鞋带,完全没问题吧。现在,如果你的手臂,手指都不能灵活自如,你还可以绑好鞋带吗?当我们通过手来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触觉占据主导位置,而视觉起辅助作用。

“玻璃下的图片”交互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关于怎样永久的让人们变的麻木的范例。就像把 Novocaine(一种麻醉药)注射到了手腕里。其实,我们用双手可以做的更好,而触屏却在所有“未来的交互方式中”扮演着明星的角色。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对我来说,说触屏是交互的未来就跟说黑白相片是摄影的未来一样。它显然只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交互介质。而且这个过渡期越短越好。

针对”玻璃下的图片“,你可以做什么呢?你可以滑动切换他们。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在触屏上,这是个最基本的手势:在平坦的表面上用手势滑动一段距离。

然而在现实中很少事情需要我们使用这样的手势。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全部,那在生活中,我们操作时候的手势是怎样的呢?如下图所示,我们的手指有着非常丰富的的表达方式,并且我们几乎一直在下意识的改进他们。请注意这些图中所有手指的位置,哪些在受压而哪些在施压,以及物体是怎样保持住平衡的。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其实很多手势都是从 4 种基础抓法上延伸而来。如果你喜欢这些东西,你该去读读 John Napier‘s 的 《Hands》。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如果我让你打开个果酱罐头,你很有可能会在两种方法。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尽管没人教过你,但是你在没意识到之前,已经这样开了很多罐头了。

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我们的双手可以在三个维度赏移动和旋转物体。这个世界上没有另一个生物具备这样灵巧的双手。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那么,未来人们会怎样同设备交互呢?

交互设计的未来应该是一种“选择”— 它应该是百花齐放的,而不单单是局限在触屏这一条路上。

除了在广义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真正的科技并不应该像奶酪放久了会发霉那样,就这样自发的“出现”。这样的科技需要聪明的人赞助,需要优秀的人才进行很长时间的研发。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里是我的想法 — 去挖掘和开发人类尚未被开发的能力,而不是局限在研究一些过时的科技,然后草率的误导用户去使用他们。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很有可能,交互界面的未来就像上面那副图片所展示的那样。但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呢?它完全无视了我们的双手所蕴含的在复杂手势和动作上的巨大潜力。

我们的双手的具有敏锐的触觉,他们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操作。为什么要放弃这种梦幻般的能力?

这种对手势的一知半解已经困扰了交互方式的发展很长时间,现在仍然是这样,也许你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这个困境。

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依然是不成熟和不可靠的,不过请看:

在 1968 年 — 距离微处理器被发明出来还有 3 年 — Alan Kay 发明了新的平板显示屏,它的分表率是 16px * 16px — 比 Don Bitzer 的 4px*4px 显示屏有了显著进步。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Alan 看到屏幕上浮动的 256 个橘黄色的点之后,他回到家,拿起笔,然后画下了“iPad”。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为了追逐这个目标,他开始进行许多足以改变世界的研究,其中很多都跟你现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所使用的硬件和软件有关。

上面这个例子大致说明了我想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意思。触屏已经不算什么新东西了,让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一些更酷的东西。

互动的未来不应只在手指上

如果你还能坚持读到这里,也许我还能带你再多走一步。低头看看你的双手,他们是否“连接”在其他东西上?是的 — 你的手臂!你的肩膀,你的躯干,你的双腿,你的脚,而他们都是一起协同移动的!

每个舞蹈演员和医生都知道人体是多么神奇的一件物品。将近 300 个关节!600 快肌肉!这些组合能够让你制造数不清的在不同方向上的动作!

下次做早餐,当你打开壁柜和倒牛奶的时候,请注意你身体不同关节和肌肉之间的这种精致而又极端复杂的协同运作关系。你平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是因为世界上每个人都能这么做。你已经习以为常了。

当你的整个身体都可以对交互介质输入指令的时候,你还认为人类交互方式的未来是建立在一根手指上吗?

原文作者:Bret Victor(Apple UI 设计师)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19/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12-24 10:14
下一篇 2014-12-26 17:35

相关推荐

  • Axure手机多屏幕滑动原型案例下载

    网络中有价值的Axure原型案例不多,给客户做的原型或者自己公司内部的几乎没有人愿意共享出来,这很正常。建议刚刚学习Axure的小伙伴儿们不要到找人索要原型,换位思考一下,你付出劳动制作好的成品也不会随意送给…

    2015-01-04
  • AB测试告诉你,你以为的设计不是你以为的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不是忽悠,也许5分钟口水攻势能让前台小妹觉得你的设计非常高大上,但是要让每一个用户对着屏幕上的UI欲罢不能以身相许还需要数据支撑。

    2016-08-29
  • APPLE WATCH案例学习!

    编者按:这篇实战的对象是Wallaby,一款个人财务APP,文章总结了四点经验:导航、通知、复杂任务以及动效。每个方面都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进入译文 >>> Wallaby是一款个人财务app,可以在…

    2015-05-21
  • O2O/商场权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一、管理权限分级概览 二、管理账号管理逻辑 三、账号权限定义 管理账号预设角色分为四种:超级管理员、商场管理员(独立收银)、商场管理员(统一收银)、店铺管理员; 超级管理员: 具有商场后台所有功能的权限,…

    2017-12-28
  • 设计中的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分析

    设计中的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分析 ——以第三方账号登录为例 “潜在过程的外在可见后果”,是在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中看到的文字,这也是心理学家通常的研究切入点。外在结果作为表象,其潜在的发生过程才是更…

    2016-02-25
  • 讯飞输入法 Smartisan 定制版功能交互一览

    #交互学堂# #讯飞输入法# #smartisanOS# 基于 Smartisan OS 的设计语言深度定制了讯飞输入法,界面简洁优雅,还能保留讯飞输入法用户的使用习惯, 识别准确率高达 97% 的讯飞语音,让输入更高效 点击下载   讯飞输入…

    2016-10-31
  • [自译]Medium的Title,Subtitles&Headings的改进介绍

    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提供最佳写作体验的空间,让故事的讲述者能够触及到他们的听众。现在,我们很高兴地展示我们在标题方面的提升,这个改变微小而又重要,我们认为你每次在发布文章后,都会会欣赏它。

    2016-08-10
  • APP细节打磨绝招 “微交互动画”

    著名魔术师 Dariel Fitzkee 曾经说过:“魔术是表演和细节的艺术。”而交互设计同样是如此。设计师大多能够很好的控制设计的大方向,但是细节处理不当的话,会让优秀的设计方案功亏一篑,要不怎么说“细节当中藏有魔鬼”呢?也正是因此,那些精心设计的微交互会让用户体验显得精巧而到位。

    2016-09-08
  • 泛滥的移动产品设计模式

    如果你是一名移动产品设计师,你可能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参考借鉴别人的设计不算抄袭。这不仅是最佳的练习方法,也是一种设计模式,而且还符合业界主流的设计趋势,同时还能确保在用户熟悉的模式下来创建可用性的界…

    2016-10-18
  • 购物商城微信公众号交互设计

    设计背景 由于微信公众号轻应用的设计需要在微信的结构框架中进行,信息架构和导航布局需要基于微信的开发接口和架构来做,项目开始时微信针对公众号的导航框架刚好有做出调整,在进入公众号里面的页面后可以逐级返…

    201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