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日常的交互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在明确了需求目标、用户场景,搭建了信息结构之后,下一步便是构思如何让这些信息与用户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将思路放在时间的维度上一步步的推进,这中间,便会产生许多关于“时机”问题的讨论。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日常的交互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在明确了需求目标、用户场景,搭建了信息结构之后,下一步便是构思如何让这些信息与用户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将思路放在时间的维度上一步步的推进,这中间,便会产生许多关于“时机”问题的讨论。虽然,“时机”一词有其本身特定的含义,但“时”与“机”这两个字却有又可以拆分理解,牵出二者之间的微妙差异:

—  时者,四季也,代表着规律、循环的时间段,并且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  机,机会,指在特定的条件下的有利条件,不具备普适性,却往往能产生好的结果;

例举一个时下的例子:毕业生求职,都有所谓“金九银十”的说法,每年九月、十月是求职的高峰期,于是各种针对求职的产品、广告也均迎来爆发期,这是一段循环的具备普适性的时间段;而作为一个毕业生,也许通过导师或朋友的介绍,恰好得知了某个公司的职位空缺,于是积极准备直至录取,这便是抓住了一个机会。

而将情景移到交互设计中来,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这两个字又可以有其特有的诠释: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1:“时”“机”关系简图


 — 即产品功能的主要流程交互,由持续的时间片段组成,也许是几分钟(如:阅读),也许是数秒(如:登录、注册)甚至更短,而形式上可以是可见的(如:下载进度),也可以是不可见不可感知的(如:信息的同步)。

它所针对的是整个目标人群,无论是专家用户还是小白用户

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用户一步一步的达成需求目标;

而相对于信息结构中“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的设计,在时间维度上,我们更应专注于功能模块在时间上的先后串联,引导用户的操作行为,即“顺序的设计”,即便是完全相同的操作,顺序上的不同,也会造成体验上的差异,试想,如果你是一个新用户,打开两个同类型的应用,一个告诉你“你需要注册后才能体验”,而另一个则说“你可以先体验,如果觉得需要再注册”,感觉上的差异就产生了。

但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中,特别是在新需求的加入导致原流程的改动时,往往会因为思维惯性而忽略对顺序问题的审视,这里可以举例邮箱大师在设计手势密码功能时遇到的两个顺序问题:

1、何时告诉用户

在使用手势密码时,如果用户忘记手势密码,可以通过邮箱帐号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进入应用,同时删除已被忘记的手势密码。

在早期的Android版本中,用户通过验证后,会先“关闭邮箱验证页面进入邮件列表 ①”,然后“显示持续2秒的toast提示 ②”,在整个流程体验上也没有发现不妥之处,于是在iOS的版本设计时,也采用了这套设计,但由于iOS的系统提示样式与Android不同,“手势密码已删除”的提示使用显得非常的突兀。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们期望通过视觉进行优化解决,但最终发现,通过调整“验证页面关闭”与“提示显示”的顺序,这个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2:手势密码-邮箱密码验证,安卓(左),iOS-旧(右)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3:手势密码-邮箱密码验证,iOS-新

2、何时验证身份:

手势密码的修改与删除,都需要用户输入现有手势密码作为身份的验证,于是,就有了图4 中的流程,看起来也没有问题;但如果我们调整一下“验证身份”这个操作在流程中的顺序呢?(图5)可以看出,整个流程并没有多出操作,但是“密码保护”功能项里的内容同时受到保护,在隐私安全上却是更进了一层。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4:手势密码修改/删除 a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图5:手势密码修改/删除 b


 — 指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下,做出特定的行为的时间节点,也是用户思考决策后瞬间的行为触发。

•   特定用户用户类型的不同,使用的功能也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像邮箱这一类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了许多自定义的功能,如:邮件分类、帐号绑定… 一开始的新用户,随着使用时间的推进、需求的增多、使用功能的深入,必定需要产品在更多的地方来支持他;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邮箱大师中针对使用邮件分类的用户,在产品使用初期会提示设置需要提醒的文件夹;

而没有使用该功能的用户,则不会触发这项提示;

•   特定场景: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使用产品,需求与行为方式上的都会有所差异,甚至于环境本身就在变化,如:wifi与蜂窝网络的切换、环境光的变化… 因而,在设计时,场景的切换节点,也应被纳入考量,虽然很可能不是用户主动的行为: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邮箱大师在用户发送邮件的过程中,若网络环境从wifi切换至蜂窝网络,会询问用户是否继续发送

•   特定行为:用户在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关键行为,而关键性的判定,则要求设计师从需求目标出发,用心推敲用户的想法、目标、所处的情景以及下一步可能产生的行为:

1、获得允许,在用户最需要的节点:产品功能需要访问用户的通讯录、获得用户的地址位置、访问相册相机… 这些都需要获得用户的允许,iOS系统将各类权限的询问弹窗,设置在了用户点击进入该项操作的行为节点上;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2、帮助引导,在用户会疑惑的节点:向新用户介绍产品如何操作,向老用户介绍增加的新功能,选择在用户进入相关页面的节点展示相关说明,相对于在进入应用时机械化的展示,方式更友好,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小红书在进入关注页面时,提示关注好友的入口;

微信查看朋友圈,下移页面,会提示点击状态栏可以直接置顶;

3、降低操作成本,在可以帮助用户减少多余操作的节点:用户达到某种状态或进行某项操作时,准确预见其下一步的行为,自动帮用户完成,使产品用起来的感觉更贴心;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用户点击转发或回复,打开写信页面的同时,

自动完成光标定位(转发定位在收件人栏,回复定位在正文输入栏),

免去了用户再点击一次的操作;

4、给予惊喜,在用户意料之外的节点:用户某个行为节点上给予其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用户对于产品的好感;

 

把握交互的第四维 — 时机关系

微信聊天界面,输入关键字,显示全屏表情

5、获得支持,在用户最满意的节点:很多时候,出于产品推广上的考虑,我们希望尽可能的鼓励用户进行好评、分享等 处在用户主流程之外的操作,此时,就更需要设计师对用户的所想所做做出充分的预判,“用户在哪个节点上会愿意离开产品去评价?在哪个节点上会愿意做出好的评价?…”选择正确的节点,做出适合的引导,才能收获最佳的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17/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12-28 10:48
下一篇 2014-12-28

相关推荐

  • APPLE WATCH 中文手册:通知--自定义通知界面

    自定义通知界面含有两个独立的界面:一个静态界面,一个动态界面。动态界面显示了完整的自定义通知内容样式,并且它可以包含由 WatchKit 扩展提供的定制内容和图形。静态界面是一个简单的界面,它仅仅只含有通知的…

    2015-06-15
  • 交互设计不是你以为的那样,思考过这些才能入门

    作者:UI中国会员 呆呆丶, 交互设计师转载请务必注明。原文链接:http://www.ui.cn/detail/138186.html封面题图 by 设计师 Ken Lo1  新手对交互设计的几个误区  交互设计是做动效的(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

    2017-07-31
  • 交互设计案例-闲鱼产品分析

    闲鱼·产品分析 Completion Date    Completer    闲鱼Versions       Phone Type March 11,2015     niu hang      V_2.1.3_Android     MEIZU MX4 Pro 1.战略层 用户需求:闲置物品的买卖(包括且不限制于二手物…

    2015-05-07
  • WEB用户体验

    点击标题下「智业人」可快速关注摘要:随着软件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软件产品更是形形色色,用户不再满足软件对其所需要的功能实现,更追求一种使用过程中的心里感受,因此用户体验足够好的才能走向最前端。用户体验的定义有很多,用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就是“用户对访问网站的感受”。本文主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从网站的构建到数据渲染完毕的过程提高用户体验。关键字:加载速度、动画、用户体验、布局一个好的网站离不开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增加用...

    2018-02-03
  • 游戏交互设计心得分享:从代入感与反馈感入手提升打击体验

    前言经常听到一些设计人员、产品经理、甚至是一些交互体验”大师“的言论——【这个操作太麻烦了,需要操作好几步,体验太差了!】亦或者【这个功能藏的太深了,你有考虑过用户体验么?】之后不知怎么的,设计游戏或者软件的人员经常会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无论做什么,3句话里面保准带一句上述“金句“。所以近段时间,你会发现打开一个游戏或者软件,第一眼的界面,功能堆积,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我觉得,经常拿着两句话一刀切的人太幼稚,太低级了。所以我今天斗胆...

    2018-02-20
  • 在网页设计中帮助用户实现目标

    预测用户的意图,让他们尽可能接近目标。△ 筛选出或跳至用户正在搜索的条目

    2017-05-24
  • 《用户体验要素》读书笔记:要理解为何这样做产品

    《用户体验要素》是一本实用类书,试图回答如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作者通过构建自下而上的五层模型: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来将以用户体验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设计方式层次清晰的表达出来。并指出;一开始对战略层的深思熟虑,会帮助我们在整个产品设计中节约大量的时间。作者这本书写于pc时代,大多案例都是网站的建设。但是整个思考产品的思路,直到今天;都没有过时。一、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设计产品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接触,...

    2018-04-08
  • Web用户体验设计总结

    最近一直在做APM报表的重构,记录和分享一些看法。希望可以坚持,今天先做Web用户体验设计的总结。因为重点再重构上,所以可能所说的内容有局限性。

    交互设计 2017-06-03
  • D4-交互设计工作困惑答疑

    作者:飞阿婷(公众号:飞阿婷的交互设计生活)自我成长1.面试攻略为什么强调说,不能把自己的不足归咎于之前公司没给自己带来很大成长?抛开你有推卸责任的人品问题来说,其实还有科学依据证明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事在人为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我的理解是那10%就是不受我们控制的自然发生的事情,而90%就是我们面对这10%的事情选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而这个选择...

    微信热点 2018-04-12
  • 蘑菇街App改版设计总结

    新版app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完成了从方向调整到开发上线的全过程,而设计在其中仅仅只占一周多,这也是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共性难题。为了配合产品小步快跑的策略,我们采用敏捷设计的方法:快速地进行竞品分析,根据低保真原型一边进行业务细化和方案讨论,一边进行视觉风格的设计。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