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随着 AR/VR/MR 大潮来临,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已经逐渐成为 UX 设计师在「人」与「设备」之外重点关注的第三极。


随着 AR/VR/MR 大潮来临,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已经逐渐成为 UX 设计师在「人」与「设备」之外重点关注的第三极。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最近在阅读 Mixed Reality(Hololens)Design 的官方指南文档,其中反复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随着 AR/VR/MR 大潮来临,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已经逐渐成为 UX 设计师在「人」与「设备」之外重点关注的第三极。而即使是在已经相对成熟的 PC 和移动互联网设计领域,「环境」也是我们在分析和还原用户场景时多多少少需要考虑的。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图片来源

光照 Light

基于场景光照考量的设计在资讯、阅读类的应用里已经有了不少典型,比如屏幕亮度调节、夜间模式等,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浏览阅读体验。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多看阅读

在拍照、摄像等相关的应用里,思考光照的影响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涉及到对拍摄对象的识别时。对于后置摄像头,一个例子是微信的扫码功能,如果用户操作过程中周边环境过暗,无法准确地识别二维码信息,屏幕上会出现「轻触照亮」的提示,引导用户打开闪光灯;而对于前置摄像头,开启闪光灯的意义则不大,这里我比较喜欢支付宝在人脸识别功能里所做的,用大块白色背景作为屏幕反光,提高弱光场景下的识别效率。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左:微信扫码;右:支付宝人脸识别

而在 AR/MR 应用设计中,光照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提升,在设计元素的色彩、形态、光影关系时,都需要考虑如何在所处的背景环境光照中突出重点、保证清晰的识别度、显得协调而非过于突兀等。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图片来源

姿态 Posture

Mixed Reality Design 里的交互基础章节里,提到了 4 个在设计时需要自问的问题:

  1.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坐着、斜靠、站立或者行走?
  2. 你的内容如何适应不同的位置?
  3. 用户能适应它吗?
  4. 用户在用你的应用时感到舒适吗?

对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姿态考虑不够周全的话,可能会引发轻则疲劳、重则安全等问题。一个例子是导航类的 App,用户一边行走一边浏览路线算是比较常见的场景,但过于专注在屏幕内容上而忽视周边的话,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危险,需要不断在屏幕与真实环境之间切换视线。这里一个叫「随便走」的 App 处理得不错,把导航和实景相结合,既能一目了然地感知前往目的地的路线,也可以通过开启摄像头的屏幕随时感知周边环境动态。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随便走

Mixed Reality Design 也提到了不少 MR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当用户在虚拟空间里移动的距离超过真实空间限制后,使用虚拟动画来表现移动;注意元素和用户的距离与角度关系,让头部转动角度控制在舒适范围内;等等。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图片来源

此外,我想随着设计对象逐渐突破屏幕的界限,传统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也会有更多应用空间,以帮助用户更舒适地使用产品。

声音 Voice

近年来各类语音助手、智能音箱纷纷涌现,语音交互设计领域也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除了语音对话脚本之外,对话环境中的噪音影响也需要关注。

Mixed Reality Design 里在 Voice Design 的注意事项里提到了一条:确保命令是非破坏性的——任何通过语音指令发起的行为,都应该是非破坏性、容易撤销的,以防用户旁边的其他人无意间说话触发命令。

降噪处理也是一种常见思路,比如最近发布的天猫精灵用到的声纹识别技术,可以根据声音识别出不同的使用者,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UX 设计中的「环境」元素思考

天猫精灵

另一个例子是移动 App 中常见的语音录入交互模式选择:通过用户结束长按/手动点击结束/停止说话超过 X 秒来判断当前对话是否结束。其中前两个通过用户手动控制录入进程的方式,相比机器判断,要更利于在嘈杂环境中避免噪音带来的干扰。

时间 Time

时间作为重点环境因素考虑的典型案例是通知推送的设计,比如尽量避免在夜深人静时给用户带来干扰,又比如分析后台的用户活跃时间数据,挑选合适时间段进行推送,最大化通知影响面。

另一个例子是办公类应用,在用户深夜或者周末打开时主动安慰「加班辛苦」等,给用户更好的情感体验。

当然,环境的构成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天气(饿了么 App 里外卖小哥配送时的天气状态动画算一个不错的应用案例,详情链接)、网络(各种网络异常状态的处理,这个网上已经有很多总结分析,就不赘述了)、人群(公众场合中考虑用户可能存在的怕尴尬心理,慎用一些交互模式比如语音)……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总结

过去虽然也思考过一些环境因素对设计方案的影响,但总觉得相对有些锦上添花、无足轻重(尤其对于传统的 PC 端产品设计),不过正如前文所提,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屏幕,环境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也应该做更多未雨绸缪的研究和准备,给用户带来更高效自然、舒适贴心的使用体验。

参考资料

https://developer.microsoft.com/en-us/windows/mixed-reality/design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鸿影(微信公众号: 鸿影的设计思考录)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159/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4-27 12:55
下一篇 2017-04-27 15:12

相关推荐

  • JustinMind交互事件说明书!

    转自:阿西博客 1.事件与交互 事件是JustinMind的一个关键功能,Justinmind Prototyper的事件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是事件的触发(或用户事件),另一个是一组操作。每一个事件必须在屏幕上定义一个特定的元素,…

    2015-03-05
  • Justinmind 和 Axure谁更适合做原型?

    Justinmind 和 Axure 都是目前很强大的原型设计工具,被业界推为原型设计神器,在很多项目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这两者的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竞争还是相辅相成呢,我们应该客观地进行分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

    Axure 2015-08-25
  • 【译文】用户体验部门的领导者需要读什么?

    Ivan Boyko的观点 其实有大量的书单可以让我们使用,但是这里我只推荐2个博客和2本书 Blog 1. NNgroup ,我最喜欢的博客。 Writing for Web series这篇文章是必读的。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资料:手机可用性研究,…

    2016-08-04
  • 2016天猫双11背后的品牌故事:全民剁手“All in one”

    2016 双11,“All in 1” 主标识,意为“精彩不止一点”。让我们随着阿里小编一起了解2016天猫双11背后的品牌故事。All in 1!将全平台、全品牌、全球融合到一点,迸发出更精彩的世界!

    2017-05-17
  • 搜狐设计师:我从产品经理转为交互设计师的经验总结

    从正式入职搜狐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刚刚从产品岗来到了设计组转成了一名交互设计师 。今天来聊聊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职业迷茫的同学有帮助。

    2017-05-25
  • 【设计思维】移动思维和WEB思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思维这个词也越来越多被提起。经常会有人问我什么是移动思维,其实这个词是相当WEB思维而言的。 我总结了下: 由于物理设备的不同导致的使用方法和使用习惯不同。 (思维是针对 移动产品…

    交互设计 2014-11-29
  • 掌握这5个方面,让你具备真正的交互设计思维!

    Z Yuhan(英国约克大学人机交互硕士):交互思维是什么?网上的搜索结果大多是一些交互设计 的方法。但是我这里要讲的,是真正做交互设计 所具备的思维方式。交互设计在国内发展的并不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很多人,甚至包括交互设计师自身,对这一工作的性质和价值都未必有足够的了解。

    2017-08-21
  • 写给初学者:UI、UX、GUI新手科普指南

    这篇文章会跟各位伙伴简单介绍UI、UX跟GUI三者的差异,同时也会根据自身经验说明一些业界实际的需求状况,有任何问题欢迎透过留言一起讨论喔!注:近期的业界趋势就是,不管你是工程师、设计师、BD、PM还是老板,只要会说一句话,「阿,这样设计不够『直觉』啦,使用者OOXX…」,就有种好像很懂UX的感觉呢!(苦笑)为什么使用者会点进「关于我们」注:近期有不少的Landing Page常常都会用无声的影片搭配黑色屏蔽塑造分为,其实营造的感觉真的还不赖。(当然…影片要拍得好)

    2017-05-12
  • 交互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的学生最爱问的问题,不论国籍。先说下我的背景吧。我是国内软件工程本科+美国UW HCDE master,现在在硅谷做用户体验设计并且教用户体验课程。之所以强调自己的背景,是因为我看到的大家给出的见…

    2016-10-25
  • 无限下拉滚动 Vs 分页,究竟该使用哪一个?

    应该是使用无限下拉滚动还是分页的形式来展现内容?究竟那一个更好?相信这是一些设计师经常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无限下拉滚动和分页也不例外。本文将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并分析哪类项目适合用…

    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