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记忆与用户体验:为脑力的局限而设计

人类大脑不适于抽象思考和记忆数据,但网站常常要求我们这么做。许多可用性指南都取决于认知局限。


人类大脑不适于抽象思考和记忆数据,但网站常常要求我们这么做。许多可用性指南都取决于认知局限。

短期记忆与用户体验:为脑力的局限而设计

短期记忆与用户体验:为脑力的局限而设计

人的短期记忆无法保留许多信息,尤其当人们不断被大量抽象或不寻常的数据轰炸时。设计师不能忘记用户是多么的健忘,为此我们来回顾一下大脑如此无力的原因。

人类极度善于猎杀长毛象。我们的祖先仅凭燧石这种水准的武器,轻松灭绝了从澳洲到北美的许多大型动物。(从今天的环保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会哀叹这些物种灭绝的方式,但史前人类对抓住晚餐更感兴趣。)

使用计算机时需要的许多技能,对于猎杀长毛象并没什么用。这些技能包括记住一个接一个界面中的晦涩代码,并且要理解极其简略的表单标签。人们不擅长这些技能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在史前环境下,这些对生存并不重要。

今天的人类大脑,和一万年前的大脑没有区别。的确,我曾经想过使用这个名称“为穴居人而设计”,作为我们的新课程,《用心理学解释可用性规范》的标题,以此指导有效的网页设计。但是,这么做又违反了文案规范,故意制造花哨的标题,却无法真正解释网页(或者像本例中,一场研讨会)内容。

取而代之的标题是,“可用性和人类大脑:顾客的思考方式”

如果我使用了第一个标题,它就会勾起你的长期记忆,来激活与“穴居人”相关的术语——可能包含了诸如食人恐龙盘踞地这样的概念,如果你B级片看多了的话。它绝对无法激活与提升网站业务表现相关的概念。相比之下,我们最终选择的标题包含了“顾客”一词,以一种更恰当的方式唤醒记忆,它是关于吸引更多点击、以业务导向引导用户的心态。

为脑力的局限而设计

当涉及到抽象思维时,人的脑力极其有限。比如说很著名的,长期记忆可以保留7信息,而且这些大概在20秒后就会被大脑忘记。

有一种常见的误解是,短期记忆意味着菜单应该限定在7项之内。其实菜单更长也没有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因为用户不必记住所有的菜单项。整个菜单的概念依靠的是认知,而不是回忆(UI设计的10条基本启发之一)。还有许多其他关于菜单可用性设计的研究表明,短菜单当然更易于浏览。但是菜单太短,选择就变得很抽象和模糊。

短期记忆的局限决定了一系列其他的网页设计准则:

  • 响应时间必须足够快,用户才不会在等待下一页加载时忘记自己在做什么。
  • 改变已访问链接的颜色,用户就不必记住他们点过哪里。
  • 简化产品对比,在最初的分类页面以及特殊的对比界面中,高亮显示产品的主要区别。如果需要用户在不同的产品页面之间来回切换,推测区别,他们就容易迷惑——尤其是不同页面的信息以不同方式呈现时。
  • 不要使用优惠码,而是在你的邮件中放入特殊链接,自动把优惠加入到用户的购物车中。这有两点好处:一是让计算机来承担记住这些晦涩代码的责任,并寻找合适的时机使用;二是去除了“输入优惠码”输入框,这会吓跑那些并没有优惠码的用户(这些人会拒绝在付款流程中支付,如果你公然表示其他用户能享受优惠的话)。
  • 在用户需要的地方,依据环境提供帮助,他们就不必前往一个独立的帮助页面,记住步骤再回来处理。(请看我们的App可用性课程,了解更多关于用户帮助的内容。)

个体区别

虽然人类大脑的平均水平更适于猎杀长毛象,而不是使用网站,但我们不是完全平均的。实际上,存在巨大的个体用户表现差异:前25%的用户比末尾的25%用户快2.4倍

更极端一点,只有4%的人有足够的脑力处理复杂的认知任务,例如运用专业背景知识产生高级联想。很可能你就在这个精英群体中。而且糟糕的是,你所处的互联网团队中许多成员也是。(剩下的人也绝对是前25%,仍然远远优于其他用户。)

这就代表,你的短期记忆可以比许多用户多保留2项信息。这看起来不算多,但如果你的网站阻挡了这些短期记忆较差的群体,需要用户记住不相关的信息,哪怕就差这么一点点额外的短期记忆能力,可用性就会翻天覆地。你甚至还有富余的脑力来思考产品线,但如果你的用户已经耗尽了脑力,你的网站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

尽管为穴居人而设计是个很糟糕的标题,却很有助于记忆,很到位地形容了有限的脑力。毕竟,向你付钱的顾客其实才走出洞穴没有多久。

原文作者:Jakob Nielsen

原文地址: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short-term-memory-and-web-usability/

#专栏作家#

可乐橙,微信公众号:可乐橙(colachangree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UI/UX设计师,关注互联网,关注科技。现居杭州,与小伙伴们正在创业途中。或许不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至少是个快乐的设计师。

本文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1156/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4-27 11:50
下一篇 2017-04-27 14:01

相关推荐

  • 设计流程、交互设计进阶、空状态设计

    设计作品源于设计师的自我发现、情感和创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加入字体、颜色、空间准则来让在我们感性的表达设计美学基础上更理性的表达设计思维;以上这些是众所周知的基本法则,是设计具备的基本能力;科学的、合理的、为用户设计才是设计师价值的体现。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设计更理性?在长期跟一条产品线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天做着很多事情,不知道会不会有以下感觉:1.感觉离用户很远;2.感觉对用户数据的增长好像没有什么明显帮助。那么用户增长和设计有什么...

    2018-03-15
  • 交互基本功:如何设计一个好用的搜索框?

    搜索框一种常见的交互控件,用于精准提取海量的信息中的准确内容。本文作者分享了设计一个搜索框的几个要点,希望大家从中可以有所收获。

    2017-05-04
  • 为什么你爱用的 App,都用卡片式设计?

    今天这篇文章,将全面介绍「卡片式设计」,看完之后,你会知道为什么爱用的 app 都喜欢用这样的设计。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思考用户会如何使用他的拇指在界面上交互。所以,界面内容的大小一定不要让用户在交互时感到不适。——译者注注:Masonry 是一个对系统 NSLayoutConstraint 进行封装的第三方自动布局框架,采用链式编程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 API。

    2017-05-04
  • 交互说明标注工具合集

    最近很多同学在问交互原型里里的标注怎么做的? 其实很多原型工具可以做到例如Axure、justinmind,但是做起来比较慢且不美观。有没有专业的工具呢?这不我们介绍几款常见的产品。   Specctr 首先是由 Onpixel …

    2016-04-06
  • 3000字,详细梳理用户体验要素之核心五要素

    网站看起来如何,它怎样进行运转,它让你执行什么。这些决策都是互相依赖的,它告知并影响用户体验的各个方面。当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系统化的用户体验设计对于产品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比如最近很火的共享单车,开锁是否方便这样一个小细节直接决定着用户选择,用户体验就成为了商机。这里与大家分享用户体验要素的核心五要素。要讨论的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用户体验的五个核心要素。虽然用户体验要素远不止这五个,但作为梳理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开...

    2018-03-20
  • 巧用交互设计中的暗黑模式

    如何巧妙运用交互设计中的暗黑模式,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学习。不要介意用户骂你流氓,那说明你流氓的不高明 有些操作非常容易就能达成,有些操作明却非要多出几个步骤;有的icon的位置按照设计规则与用户使用习惯…

    2015-12-02
  • 交互设计之架构真经

    建立信息架构是交互设计师主要工作之一,是需求转向交互稿中非常重要的过程。一个架构的好坏决定这这个产品未来的命运,只有具有一个好的信息架构,才会具有一个好的产品体验。以下将从认识——前期工作——如何产出——如何判断,四个步骤来介绍信息架构。一、何为信息架构信息架构设计是对信息进行结构、组织方式以及归类的设计、好让使用者容易使用和理解的一项艺术与科学。这是比较官方的说法,简单通俗的说法就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层级分层。当我们一看到购物车这个信息...

    2018-05-01
  • 对话式交互设计

    关注一下,更多精彩等着你1. 轮流表达在对话中我们基于互相来回传递的微妙信号进行轮流表达。如果会话中缺少这种有效的轮流互换,我们就有可能难以保持信息的同步或无法跟上对方的节奏。2. 对话串联在自然语言中,对话的所有元素通常会被连贯地串联起来,包括上下文以及随时间演进的对话方式。这种串联帮助我们跟进会话过程。能够理解欣赏笑话幽默的人都知道,在交流中的每个回合都要注意上下文的关联性,并加强整体的交流。3. 潜在效率人们经常会用简略的口语交流...

    2018-03-21
  • 基础知识小科普!4个最常见的APP概念区分及比较

    @凌霜设计 :现在关于移动应用的概念有许多:Native App, Responsive Web, Web App, Hybrid App,搞清楚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劣对于设计师来说很重要,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这几个概念,值得初学者阅读,…

    交互设计 2015-09-15
  • 了解8pt栅格系统,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

    此文意在帮助设计师快速而统一地完成界面布局。尤其对尺寸固定的移动界面有帮助,但对响应式web设计也有帮助。与一般的设计指南相比,此文更适合一边设计一边阅读。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