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你可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本文将表述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如何得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Z Yuhan:这篇文章真的超级难翻译啊,原文的描绘非常细腻隐晦,大部分句子根本没法直译,只能理解后用中文的表达方式重新造句,幸好我的翻译水平也有进步啦~大家要是发现有什么问题,不论是翻译还是错字,欢迎评论我指正 : )


本文将表述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如何得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你可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过去的5年中,我通过自己的工作坊和课程,在四十多个国家,为几百个顶尖品牌提供了体验和界面的设计指导。

研究了15年的界面动效后,我总结出了12个使用动效提升产品体验可用性的机会点,我将其称之为“十二条动效体验原则”。这些原则能够以无限的创新方式互相堆叠组合。

我将这篇“宣言”分为五个部分:

  1. 什么是界面动画——不是你想的那样
  2. 即时vs非即时交互
  3. 动效提升可用性的四种方式
  4. 理论、手段、属性和值
  5. 十二条动效体验原则

1、界面动画不是你想的那样

因为界面动效经常被设计师理解成“界面动画”——然而并不是——我觉得进入十二条原则之前有必要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界面动画”很容易被设计师想象成某种增强愉悦体验的东西,自身并不具备什么价值。继而“界面动画”常常被当做用户体验的拖油瓶,像化妆中的口红一样,通常作为最后一步点缀。

另一方面,界面动效理所当然地被当做迪士尼动画的某一种分支,对于这点我曾在《UI Animation Principles — Disney is Dead》中发表过反对观点。

这篇“宣言”中我将告诉你,“界面动画”之于“十二条动效体验原则”,就好比“施工”之于“建筑”。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栋楼房需要在物理上被真正建造才存在(需要施工),而决定该建造什么的来自基础理论。

动画是关于工具的。理论或原则是关于想法的实施运用,能够指导工具的使用,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杠杆和机会点。

“界面动画”事实上是更高等级的设计展现形式:表达界面元素在即时和非即时事件下的行为动作。

2、即时vs非即时交互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区分“状态”和“行为”。用户体验中,状态是静态的,作为设计上的补充属性;而行为是基于时效和动态的。举个例子,一个元素能够被遮罩,这个遮罩可以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一种行为。如果是行为,那么动效就可以加入,帮助提升可用性。

除此之外,所有的交互行为,从是时效性上,可以被分为即时发生和非即时发生。即时表示用户是直接与界面元素进行互动的;非即时表示界面元素的动作是在互动之后的:作为过渡,在用户操作之后才出现。

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你可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作为体验或界面设计师,你可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动效来提升可用性?

区分这两个概念很重要。

即时交互也可以被理解成“直接操作”,因为这种用户与界面元素的交互是直接而同时的。非即时交互通常在用户操作之后才发生,并且在过渡完成之前,都不允许用户进行其他交互。

上述澄清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十二条动效体验原则的世界观。

3、动效提升可用性的四种方式

下面将介绍用户体验时效动作提升可用性的四大支柱。

可预期

预期包含两个方面——用户如何感知界面元素是什么,以及界面元素如何动作。换种说法就是,作为设计师,我们想要减小用户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

连续性

连续性即关乎用户流程的顺畅,也关乎用户体验的统一。连续性是整个用户体验的连续性,既包含场景/页面之内的连续性,也包含场景/页面之间的连续性。

描述性

描述指的是通过用户体验的线性事件,所构造出来的时空框架。可以理解成相互连接并贯穿整个用户体验的一系列关键时间与事件。

关联性

关联指的是界面元素之间的时空和等级表现,这些都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和决策。

4、理论、手段、属性和值

Tyler Waye 说过,“理论……是功能的基础前提和规则,而功能能够产生很多的技术手段。无论变数,这些要素都不会改变”。所以我想要再次强调,原则与设计无关。

想象一种等级结构,理论在顶端,下面是技术,再下面是属性,最底部是值。

手段可以被认为是理论的无限制执行,我认为类似于“风格”。

属性是用户创造技术的特定参数,可能有位置、透明度、比例、角度、锚点、颜色宽度、形状等。

值是实际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值,以此创造我们所谓的“动画”。

到此为止,用一个例子解释,你可以说一个界面动画基于模糊(Obscuration)的理论原则,使用“毛玻璃”的手段,其模糊和透明度的属性分别是25px和70%。

——

本文译自《Creating Usability with Motion: The UX in Motion Manifesto》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十二条动效体验原则》将详细描述作者的结论和各种动效类型。

Z Yuhan:这篇文章真的超级难翻译啊,原文的描绘非常细腻隐晦,大部分句子根本没法直译,只能理解后用中文的表达方式重新造句,幸好我的翻译水平也有进步啦~大家要是发现有什么问题,不论是翻译还是错字,欢迎评论我指正 : )

 

译者:Z Yuhan

译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7676738?group_id=865286594767237120

本文由 @Z Yuhan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0798/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8-04
下一篇 2017-08-04

相关推荐

  • 让用户“看见”,是一种心机行为哦

    让用户“看见”的手段很多,但没有一种是永远成立的。找到和用户习惯或目标匹配的场景和交互行为,才能获得最好且最有效的体验。

    2017-04-29
  • 实例分析:室内地图交互体验分析

    因为做室内定位项目,需要涉及到室内地图相关功能,故分析、探寻高德地图、百度地图APP的室内地图设计逻辑,以为项目借鉴。本文从室内地图展示,室内地图与导航栏的对应两方面来分析对比,并针对部分内容提出相关建议。

    2017-05-09
  •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聊首款《CSR赛车(CSR Racing)》

    原文作者:Om Tandon我最近一直在玩《CSR赛车(CSR Racing)》和《CSR赛车:经典(CSR Classics)》,在近期的游戏中我发现,Natural Motion在该系列的核心玩法、货币体系、社交机制和盈利模式中都引入了许多新的花样和用户体验功能,这些新元素的加入为游戏的某些方面带来了更好、更流畅的玩家体验。CSR-Racing-iPhone(from theiospost.com)CSR系列专为手游玩家设计,会话时...

    2018-03-26
  • 阿里设计师:如何做好一场设计提案的Presentation

      作者:鸿影(阿里巴巴,设计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怎么清晰透彻地把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方案讲述出来,一直是一个比较困扰我的问题(刚开始实习时甚至连做设计方案Review都经常结结巴巴),直到最近几次工作中…

    交互专题 2017-08-07
  • 交互设计师的60日计划之第十天

    今天一直处于多线程高并发的状态,所以大脑目前已经死机了。一上午的用户访谈,今天的用户很专业,所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下午和产品经理过wiki优化的事情,确定大致的方向,然后开了一下午周会;回来和视觉一起…

    交互专题 2015-08-20
  • 我们在呐喊实体店已沦为试衣间!日本实体却比电商繁华,为啥?

    当中国企业在惊呼传统商业必死的时候,人家可没这么慌,为什么?因为人家的细节做的足够好,客户体验自然更佳,体验营销做的好啊,就好比:你电商再好,可你有试衣间么?

    2017-06-05
  • 【干货】在考虑入行交互设计之前,你必须搞清楚这些

    本篇文章来自知乎专栏:设计史论与设计哲学https://zhuanlan.zhihu.com/sheji-history-theory作者:乐可柯产品与交互设计师,设计史论学者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交互设计师毕业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计学硕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交换生今年,O’REILLY公司对全球范围内的“交互设计行业”做了一次调研,收集到了来自25个国家、1000多名设计师的反馈,虽然量不大,但其数据显示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一窥整个交互设...

    2018-01-31
  • 关于Axure8.0中继器的使用1

    废话少说,请开始你的表演!!!1.拖入一个中继器,将中继器多余的行删除;2.在中继器中添加三列(可以直接双击编辑),分别命名:name、sex、age;3.双击拖入的中继器会跳转类似动态面板的“(中继器)(page2)”新页面;4.在(中继器)(page2)中再添加两个和已有矩形大小一直的矩形,分别命名:name、sex、age;关于中继器的准备工作完毕,因为中继器需要存放动态数据,所以需要在页面增加动态数据的输入入口。5.回到拖入中继...

    2018-03-10
  • 干货分享 | 交互领域不可不知的设计法则

    本文转载自“熊猫设计院(ID:MUXDesign)”,已获得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前言:交互设计之父阿兰·库珀说过这样一句话:“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在交互设计领域中,有很多被时间和前人验证过的设计法则,这些法则是从用户的行为逻辑中总结出来的,掌握这些法则能让我们迅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设计,接下来,笔者通过一些实例来解析下这些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01希克定律(Hick’s Law )简介希克定律指的是:一个人面临的选择...

    2018-04-08
  • 【笔记】对话十五年设计老兵问答实录

    2017年10月28日,UXRen深圳分舵举办了《对话十五年设计老兵:提问&分享&讨论》的分享活动,本文基于嘉宾刘云天设计总监的问题回答整理而成。   活动笔记(by A.King & 绿宝): 问题1:你在腾讯10年的…

    交互专题 20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