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本文作者将加载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各有优缺点。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环境设计适合的加载。


本文作者将加载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各有优缺点。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环境设计适合的加载。

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设计师在进行APP设计时,往往会更加专注于界面的布局、界面和界面之间怎么跳转、操作反馈,却往往忽略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APP数据加载中的设计。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好界面交互中的加载设计,保证体验无缝衔接,保证用户没有漫长的等待感呢?

依旧附上一张脑图,组件控件分类(如果单纯通过组件控件,难以满足功能划分的需求,所以我将这个范围扩大,分类里面不仅仅含有组件和控件,所以请不要在意细节。)

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什么是加载?

用户在客户端的界面上进行操作,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处理请求,返回数据给客户端,并显示给用户。这一过程成为加载。区别于缓存,缓存是主动的,加载为被动的。

全屏加载

这种加载比较简单,一般运用在页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所以直接一次性加载完所有数据后再显示内容。

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1、优点

能保证内容的整体性,全部加载完才能够系统化的阅读。

2、缺点

比较明显,就是有非常强烈的等待感,3s以上会产生焦躁情绪。所以,在地铁等信号不好的地方,使用手机网页获取内容实在是比较灾难的一件事情。

3、使用场景

常见的是从上一级界面进入下一级界面;或者H5中常使用。

一般这种情况会配合有明确进度标识的加载loading。

分步加载

当有文字和图片时,图片会比文字加载的慢,这个时候往往文字先加载出来,图片在加载过程中使用占位符,直到图片加载成功。当加载的页面内容有固定的框架时,可以先加载框架,再加载框架内的内容。通过先加载页面框架,设计占位符等形式可以提前让用户知道整个界面的架构,提高产品的体验感。

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1、优点

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整个界面的信息布局。

2、缺点

开始瞬间会丢失掉重要的关键信息,用户初次感知会认为产品出问题了

3、使用场景

适用于多图片布局的界面。比较消耗流量的界面

下拉加载

用户下拉时,出现loading动画,对整个页面的重新加载刷新。现在很多的产品重新设计loading加载动画,使得加载过程更加具有情感化,人性化和品牌化。

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1、优点

方便用户刷新当前界面,获取新数据。

2、缺点

非首屏时,无法进行该手势操作。

3、使用场景

界面信息可以刷新加载时使用。

上拉加载

用户在浏览界面的过程中,对于未加载的信息,上拉过程中自动加载。

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1、优点

把用户代入无尽浏览模式,让用户一直向下滚动,不需要手动点击下一页。

2、缺点

没有尽头,容易迷失,不方便快速索引定位到某个内容。

3、使用场景

适用于瀑布流、长列表、商品列表等情况。

预加载

当用户在停留一个界面时候,将对应当前界面通向下一界面的所有信息都加载出来。使用这个加载方式会使得使用过程中很快减少时间等待。

设计规范 | 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加载类

1、优点

用户进入下一级页面无需加载过程,使用给用户流畅之感。

2、缺点

在非WiFi情况下,浪费用户流量。

3、使用场景

信息需要即时刷新,同时预加载后消耗流量较少的场景,例如IM或邮件。这种加载机制的好处就是进入下一页无需加载,使用流程。

智能加载

根据用户的网络情况,加载不同质量的图片内容。例如在WiFi情况下,加载出来的图片是高清,在非WiFi情况下加载出来的图片是标清的。

1、优点

是根据具体场景来控制流量和加载速度。

2、缺点

不一定是真实有效的命中用户需求。

3、使用场景

适用于有大量图片或视频的APP,如电商类或在线视频类APP。

上述一共将加载划分为6种类型。6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各有优缺点。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环境设计适合的加载。

相关阅读

设计规范 | 详解组件控件结构体系:导航类

#专栏作家#

UX,微信公众号:UEDC,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华为ITUX交互组组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Cather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20285/

(0)
CatherineCatherine
上一篇 2017-08-04 09:13
下一篇 2017-08-04 10:12

相关推荐

  • 给用户带来新的feel|5个好玩的交互设计效果

    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 巴尔扎克近期在工作中偶然发现的3种移动界面布局,从移动端的分辨率、配合设计布局变化的web端响应式、以及H5的设计布局。另外加上2个好玩的设计方式,更多的让点击率、产品凸显展示,总共5个好玩的交互效果给大家分享。开发资源不够或快速上线的页面交互设计上图在专业术语中叫做流体交互效果,这种交互效果的好处与坏处优点:避免小分辨率的情况下,出现水平条的情况。缺点:分辨率小...

    2018-04-17
  • UX设计师们,扔掉那些UX设计工具吧!

    “你以你的方式做你的事,我们想让你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做你的事,但是是用更少的时间并且和更多的远程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如果产品设计是为在各自职务中被束缚的人们解决问题,那么很多自称产品设计师、UX设计师的人事实上是职业的数字艺术家。他们是艺术家、是装饰上的设计师、是美工,但是不是一个职业的产品设计师……”仅仅是目前服务于我们设计师的技术,是不再会领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我们相信制造降低软件开发门槛的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我们对这类新的程序非常感兴趣。这可能是人们编写程序的更好方式,一旦诞生就将带来巨大的冲击。构架更合理,语言更精简,但很可能我们会去做同样的事。思考这样一个事情:程序语言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呢?”

    2017-05-26
  • 使用 Sketch 3.9 快速实现响应式设计

    Sketch3.9 终于发布了原生的响应式设计解决方案。只需要设置一个属性,便可以快速实现任意尺寸的适配。 昨天晚上,Sketch发布了3.9beta版 http://www.sketchapp.com/beta/ 其中更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是可…

    2016-06-27
  • 重磅消息!Adobe又出新神器了!

    Adobe Experience Design CC(预览版)官方介绍 原文: 今天,我代表Project Comet团队非常兴奋地向大家宣布:Project Comet将更名变成Adobe Experience Design CC(预览版),简称Adobe XD。 今天我们在Mac OS平台…

    2016-03-15
  • 静态码限额后,微信支付还能兼顾合规和用户体验吗?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经济晚报”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4月1日,央行关于静态码扫码支付限额500元的新规开始正式实施了,从这天开始,大家通过静态二维码支付的时候每天限额是五百块。你感觉到了不方便吗?新规一出,很多小伙伴们都产生了疑问:以后我扫码支付消费是要被“管制”了吗?如果每天的限额用完却还有扫码支付的需求咋办?新规如何配合?微信支付上线新产品体验针对用户的这些疑问,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两大移动支付巨头给...

    2018-04-07
  • 对交互有疑问的同学可以进行在线提问了

    目前PC端体验做的还可以,手机端暂时不支持,请登录电脑端网站进行提问! 提问页面入口    阿西答疑主题帖

    2016-04-12
  • 现在时隔半年,再次分析一下微信读书这个产品

    从15年8月28日 微信读书 APP低调上线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快半年了,对于这款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产品,一开始似乎并有多得到太多的好评,甚至因为 好友阅读排行 功能而受到很多争议。 现在时隔半年,我以一个普通读书爱好…

    2016-02-23
  • 设计一生要读的书汇总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绝不要满足于从各个地方学来的小技巧,而忽略系统的学习。真正的设计高手,绝不仅是因为知道的招数比别人多,而是对 Photoshop和自我有深刻的、系统的认识。他们熟稔各种技巧,恰恰是因为他们…

    2017-03-08
  • 扁平化2.0:扁平化设计以前从未有的6个设计风格

    时至今日,扁平化已不再是流行一时的设计风潮,而是一种美学风格。扁平化大胆的用色,简洁明快的界面风格一度让大家耳目一新,当它对元素效果抛弃的如此彻底之际,它又将效果捡起来,改装成另一番模样,使得扁平化进化为扁平化2.0。

    2017-05-24
  • 交互设计师修炼指南!教你从零开始成为优秀交互设计师

    本文全系列满满干货,是从众多交互设计前辈们分享的宝贵经验里挑选出的最实用的方法,不仅能让你彻底了解交互设计,还能帮有志在这个领域发展,却苦于没有老师的童鞋,从零开始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 在校…

    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