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盲人摸象,老司机教你怎么做用研

#交互学堂# #用研# 现在假设我们自己就是一个用户,我们用浏览器打开了一个 SaaS 网站,并与网站产生交互,作为网站主,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知道我们在 Mac 上用的是 Chrome 浏览器, IP 地址可以定位到了北京,在点击了产品详情和博客120秒后,在关键的注册环节跳出了。网站主甚至可以从这些数据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他们却无法得知我们的动机,不会不知道我们的态度、想法,以及对于网站的使用体验,网站主需要更多的信息,而用户研究可以提供这些信息。

夸张点,单一的方式,碎片化的信息使得我们有时候像是“盲人摸象”,而做产品很忌讳的就是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然而我们不知道我们其实并不知道。

1479171578-9272-E79BB2E4BABAE691B8E8B1A1

知道用户说什么是不够的,因为用户会撒谎,或者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用户做什么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知道用户的动机。在这些时候我们就需要做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是什么?

作为用户中心设计流程的第一步,用户研究是理解用户,匹配目标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的一种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定义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明确、细化产品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导向,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习惯、经验和期待。

用户研究做什么?

在产品迭代的全生命周期中,用户研究都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是随着产品设计研发而持续的一个过程。
1479171579-1934-clipboard

用研是公司和用户中间的连接器,它能打破业务职责之间的定性思维框架,直接获取到无偏差的用户反馈。

1479171579-5841-A094E7A9B6E5819AE4BB80E4B988
在每个阶段,用户研究都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下面这个图里从 Data 到 Insight 会是用户研究的工作内容,终极价值就是为产品迭代甚至营销、运营、品牌等一些列行为提供解决方案的依据。

1479171579-8562-datainsight

用户研究的价值

用户研究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让用户用的更爽,产品设计更棒。通过加强对用户的理解,在做产品时我们能让产品除了可用之外,更易用更友好,真正解决用户需求。对新产品来说,用户研究用来明确需求,确定产品方向;从产品迭代角度,用户研究能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优化产品体验。

 

作为探究用户行为和心理的一种科学方法,用户研究就是要锚定用户,走近用户,把自己变成小白用户然后跟用户谈恋爱。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内部分享中说做产品信奉”用户至上,体验为王“,落到实处,他自己在花椒直播做客服,并把花椒等级作为对花椒内部同事的工作考量,用他的话说叫“一定要自己的狗食自己吃”。

用户研究的方法

Frog 的 Erin Sanders 最早提出了下面这个“研究学习螺旋”,他把用户研究分为5个步骤,分别是目标—>假设—>方法—>执行—>整合,前三个步骤是关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从而找到你在研究中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1479171580-3536-A9B6E5ADA6E4B9A0E89EBAE6978B

● 目标: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在当前设计过程中,哪些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哪些知识缺口是我们需要填补的?
● 假设/假说:我们认为已知的内容。我们团队的假设是什么?在用户行为习惯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方面,我们认为我们知道哪些信息?
● 方法:我们怎样填补知识的空白。在时间及测试者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哪些研究方法? 一旦你解答了上述问题,并将它们整理成一页可以展示给相关人员看的解决方案时,你就可以开始通过选定的研究方法来收集信息了。
● 执行-用选定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 整合-解答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证实或证伪我们的假设。分析我们搜集到的数据,找到发现其中隐含的机遇和启示。

 

用户研究的执行方法有很多,没有绝对的方法,只有适合当前产品/需求阶段的方法,具体来讲需要我们结合产品所处的阶段,以及用户的使用场景。

1479171580-4085-88B7E7A094E7A9B6E696B9E6B395

比如在产品开发的策划需求期,我们就可以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比如现场研究、调查问卷、日记研究,数据分析。在产品发布后,我们需要用户研究来衡量产品表现,与历史版本或者竞品做一些比较,这时候就应该以定量研究为主,可以用到的方式就有A/B测试、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等。

 

引用 UEDC 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用研方法?》里开篇的一句话:好的研究方法要在恰当的时间用到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切忌手里有把锤子就看什么都像钉子。

 

参考文献:

www.nngroup.com/articles/which-ux-research-methods/

www.smashingmagazine.com/2013/09/5-step-process-conducting-user-research/

colinued.leanote.com/post/用户研究工作中的14个经典方法

文章转自:

吆喝科技 http://www.appadhoc.com/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8762/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11-14
下一篇 2016-11-15

相关推荐

  • LG:绝大部分手机用户对电量流失感到焦虑

    当手机快要没电时,你会感到恐慌吗?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4日报道,LG公司对手机使用者进行调查,90%的用户都对手机电量流失表示担忧,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觉得恐慌,科学家将这种状况称为“低电量焦虑症”。LG公司随…

    2016-05-26
  • 阿里巴巴设计产品具有的数据化设计思维是为什么?

    原文标题:阿里系产品的数据化设计思维 摘要:做设计为什么还需要看数据? 很多设计师从来不看数据,要么是因为没有数据可看,要么是根本不想看,但是也一样把设计做的很好啊!设计本来就是有感性的一面,为什么非…

    用户研究 2015-08-26
  • 摩拜·用户体验调查

    今天主要分享虚拟背景下,关于摩拜用户体验升级的用户调研流程的介绍。那么,就正式开始啦~01 背景说明老板说,要提升用户体验!(简单粗暴)02 用户数据分析这一阶段主要需要结合背景,综合分析用户相关数据,以此为依据确定调研主题并筛选调研对象。人口统计学信息男女比例相当,分别占比51%、49%年龄集中在25~35岁,约占60%地域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能力在中等及以上的超过80%使用场景通勤接驳,主要结合地铁/公交商业圈内代步直接骑车上下...

    2018-04-25
  • Blueshift:研究发现推送通知吸引用户能力比群发信息效率高近30倍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向移动用户发送基于某一活动、特别是与这位用户相关的活动的“推送通知”信息,而不是同时向所有用户群发信息,那么将不难发现,这种“推送通知”吸引用户参与的能力要比群发信息高出27.7倍,…

    2016-09-19
  • 深度点评亚马逊、微软、谷歌、IBM 等 6 大机器学习云

     来源:InfoWorld 译者:朱焕 【新智元导读】机器学习云这么多,各家特色是什么?哪个适合练级,哪里高手齐聚?哪家有不为人知的 Bug?最重要的,哪个最适合解决你的问题?资深程序员实测点评亚马逊、微软、谷歌、I…

    2016-05-24
  • StatCounter:2016年10月全球移动流量占比达51.2% 首次超过桌面端

    #交互学堂#产品移动端的交互设计趋势或占比要进一步扩张了。 该发现对整个互联网世界意义重大:这意味着那些尚未决定采用移动为先战略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真的应该这么做了,因为这一趋势已经不太可能逆转。 据外媒…

    2016-11-03
  • 一篇文章读懂A/B测试背后的统计学原理

    #交互学堂##A/B 测试#为了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 A/B Testing 背后的统计学知识,我们之前已经发过几篇深度分析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中涉及的一些术语和统计学知识,对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难免会造成困惑,为了可以让…

    2016-11-15
  • 跨终端体验设计,绕不开的用户槛儿

      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端APP将自己的应用拓展到Pad端,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多终端体验。此前一些设计师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多终端产品的设计,作为一枚用研,除了视觉体验,我们会更多地去…

    2015-04-18
  • 『用研面面观』之投射技术在用户访谈中的应用

    #交互学堂#深度访谈是用户研究中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用以揭示被试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它的关键在于『深度』。怎样才能做到有『深度』呢?那就不得不…

    2016-11-09
  • TalkingData-2016年上海迪士尼人群洞察报告

    上海迪士尼开园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游览,用户画像方面,人群呈现出年轻化、中产家庭等特征;应用方面较为偏好出行和旅游类,消费意愿强于移动互联网整体;总的来说上海迪士尼吸引力较强

    20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