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观点】如何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角度构建设计形态?

目标:现时代设计师不应只看到美感,从长远而言,需要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构建设计形态。

资料:交互设计精粹,用户体验五线谱,集创思维矩阵-纯色。

分享:星夜Design

现时代的设计师不应只看到美感,从长远而言,需要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构建设计形态。

本文将从生活场景引入思考模式,过渡到实际产品中的综合思考。

1472541199-4249-9a6e575d2dd00000012e7e56b3af

生活场景思考

地铁口扶手电梯的运行方向应该往里开还是往外开?

1472541211-9969-651b57563aa932f875a429d4d278

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

所谓显示因素是指用户在体验中的第一感受体验,比如进地铁了我想乘扶手电梯方便我下去,出站时我也想继续乘扶手电梯。

所谓隐性因素是指在连续行为过程或随时间推进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的潜在问题,此处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

1472541395-5033-c8e557563aa96ac72525ae4aeada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在地铁内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是在设计时规划好的空间大小,能容纳多少人,一旦建设后则无法改变。

在地铁外的外部空间是无限的,因为用户出去后即疏散,往不同方向走,不易造成拥堵。

1472541537-6010-80c757563aaa32f875a429cfb6cb

正向分析

假设电梯运行方向【往里开】的场景下会发生什么情况,在非高峰期,地铁内没有过多人群时,不会造成拥堵,下电梯后随即前行。当在高峰期时,如上下 班时间,在地铁内人群拥堵的情况下,如果排队已经排到了扶手电梯附近,而前面的人又没有移动,此时从扶手电梯源源不断的人群下电梯时会被前方不移动的人挡 住,还有一些喜欢走路玩手机的人更加不会经常看前后左右的情况,跟着前面走的人走,然而扶手电梯并不会停,那么就会后面的人群就会不断碰撞前面排队不动的 人群,从而造成严重的人群碰撞事故。

1472541548-4634-9ebb57563aab6ac72525ae0076fa

反向分析

假设电梯运行方向【往外开】的场景下会发生什么情况,在高峰期或非高峰期,人群排队上扶手电梯,到了出站口后陆续出去往各个方向疏散,因为外部空间无限,极少情况会在地铁出站口造成拥堵,从而降低由于拥堵而造成人群碰撞的情况发生。

1472541558-8423-01c657563aab32f875a42960238f

地铁口实际情况

在容易造成排队拥堵的地铁口,为了避免人群碰撞事故,在只有一条扶手电梯和人行电梯时,电梯运行方向一直是往出站方向外开

图示为在上下班高峰期观察中所拍,为地铁口真实情况,左图可见人群在进站时,由于电梯往外开,方向和人群相反,强制引导用户走楼梯排队。右图可见人群在出站时,电梯依然往外开,此时顺应人群移动方向。

那么,出站口就一定不会拥堵了吗?不是的,还有可能情况,下雨!此时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带伞,这样就会在出站口站着堵住等待停雨,像之前说的扶手电 梯不会停,依然有可能造成跟前面分析的人群碰撞。此处引入高频和低频思考,首先,上下班进地铁的频率高呢还是下雨的频率高?显然易见,天天都要上下班是高 频,几个月或者几周才下一次雨属于低频。我们应该更多考虑高频情况,但也不能放弃低频情况,所以在此建议,平时电梯往外开,但在下雨时工作人员应该让电梯 停止运行,阻止人群拥挤碰撞发生。这样会不会更具人性化呢?

非高峰期:

往外开,服务出站的人群,但进站人群要走楼梯。

往里开,服务进站的人群,但出站人群要走楼梯。

上下班高峰期:

往外开,强制让进站人群走楼梯,避免在扶手电梯造成人群碰撞。

往里开,让一部分不知道情况的人群排队上扶手电梯,下电梯时容易不断碰撞。

综上:

体验角度,对于拿行李的人来说,上楼梯比较累,往外开,服务此人群。

安全角度,往外开可以引导人群进站排队走楼梯,在高峰期防止人群因为电梯机械运动而造成碰撞

设计不能满足所有人,受资源/空间/地域影响,不得不只有一条扶手电梯时,不管往里还是往外,都满足不了另一个群体,只能说这样设计相对具有优势或者价值。

1472541237-8035-e48257563aae6ac72525aefe7afe

用户体验驱动设计形态

根据需求特性优化交互操作体验

图中为实际产品中所提供的原始方案和需求,设计一种操作方式,需要符合数值在0%~10%之间波动,且数值必须是0.5%的倍数,如0.5%,1.0%,1.5%,不支持其他数值。对此需求进行特性提取:数值范围适中,需要特定倍数的数值,不支持其他数值或文字。

1472541568-1298-735857563ab66ac72525ae2d4d9f

体验分析_方案1_产品提供的原始方案

方式:点击条目>输入数值或点击加减>点击确定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22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20次+号到最大值,点击确定1次,少数用户会使用此方式。

常规操作次数6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输入框1次,输入数值3次(如3.5),点击确定1次。

最小操作次数3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号随即完成1次,点击确定1次。

当用户输入文字时提示请输入数值,当用户输入其他数值时提示请输入0.5%的倍数值,输入容易犯错,降低心理预期

1472541246-5713-eb6c575e39070000018c1b39ae1a

体验分析_方案2_提前防止用户出错

方式:点击条目>滑动弹窗>点击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4次:点击条目1次,滑动到最底部需要2次,点击选择1次。

最小操作次数2次:点击条目1次,无需滑动,当前已有他要的选择,点击选择1次。

无需让用户手动输入,因为容易输错,提前阻止错误提示发生

1472541615-7363-c08757563ab76ac72525ae0cd4fa

体验分析_方案3_减少操作

方式:点击数值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最小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屏占比:半屏

扩展性:低

操作点击次数降低,但屏占比过多,且不适用于当数值更大时。

(如果以后数值扩展到100%,那么整几屏都是按钮)

1472541621-7382-af2757563ab86ac72525ae68c141

体验分析_方案4_减少操作,防止出错

方式:拖动圆点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

最小操作次数:1次

屏占比:低

扩展性:高

操作次数低,效率高,屏占比少,具有适用性,可以多个此类操作叠加使用

1472541253-6917-6e6c57563ab832f875a429d7cb33

体验分析_优化对比

此需求特性是数值范围适中,需要特定倍数的数值,不支持其他数值或文字。

对此分析作出优化后,采用拖动圆点方式,相比原方案来说操作次数平均降低3~6倍,且无需用户输入提前防止用户输错。

1472541273-3082-399557563ab96ac72525aef63747

商业价值/产品逻辑/用户体验

音乐APP播放歌曲应该用沉浸型还是效率型?

沉浸型指在歌曲列表点击歌曲后直接进入播放界面进行播放,方便听歌看词,随时快进。效率型指在歌曲列表点击歌曲后留在列表页同时进行播放,方便随时切歌,能快速切歌。两类用户各有偏好,有的喜欢听歌看词,有的喜欢随时切歌找别的歌曲听。

1472541284-3810-3a2a57563aba32f875a429129631

产品逻辑驱动设计形态

网易云音乐是以UGC+评论+个性化为定位的音乐社交平台,用户主动评论互动,在听歌时寻找同好。

用户在点击歌曲进入播放页后,点击更多(三个点的图标)会弹出面板,主要是歌曲的相似推荐,歌手,专辑等,引导用户发现相似歌曲,并且增加了该歌 手和专辑的曝光度,高质量歌曲或带版权歌曲需要付费,从而促进用户开通付费音乐包。在我们这一代,很多读书时都追过的歌曲,那些种种回忆或现在共同的回 忆。

用户点击评论(消息图标)进入评论页面,在听歌的同时寻找同好,当用户找到同好或看到一些有趣的评论时,产生兴趣点击他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发现他 收藏的歌单,从而让【听自己喜欢的歌-评论-发现同好-发现他收藏的歌曲-听他收藏的歌】环环相扣。这样来说,网易云音乐采用沉浸式,这样在用户每一次点 击都进入播放页,每一次都给一个推力,是不是更符合网易云音乐的定位呢?

1472541583-1889-7c99575640c46ac72525ae7a8eaa

1472541264-4939-f0d657563abe32f875a4294929f7

商业价值驱动设计形态

QQ音乐是一个综合性音乐服务平台,海量歌曲,庞大的用户量。

用户点击歌曲进入播放页后,界面左滑出现相似歌曲推荐,歌手专辑,相似电台,包含此单曲的热单等,和云音乐一样做的相似推荐,同时也是不断帮助引 导用户发现其他歌曲,为其他歌曲专辑增加曝光度。当用户通过此功能发现其他歌曲时,会不断消耗流量,遇到版权歌曲不能下载,此场景会促进用户开通绿钻和付 费流包。

界面右滑时,显示歌词,用户沉浸在边听边唱,此时界面中的话筒图标会引起用户注意,感觉点了后能录下来跟唱的心理,但是点击话筒图标后确是跳转到 【全民K歌】这款APP的下载页面,QQ音乐做的就是从此场景进行价值转化:听歌-看词-跟唱-点击话筒-下载APP。这样来说,QQ音乐采用沉浸式,每 次点击歌曲都进入播放页,可以潜在提升QQ音乐相关商业价值转化。如果采用效率型,用户只有在真的需要看词时候才会再次点击进来。

1472541293-2757-042157563abf32f875a429cc6df3

1472541595-3507-242257563ac06ac72525ae4b5508

交互设计中的黑暗模式1

特殊情况下轻微降低体验以零成本换取用户流量

问题1:我们平时使用微信最常用的功能就是聊天和刷朋友圈,那为什么聊天放在了底部tab的一级页面,但朋友圈却放在发现tab里的二级页面呢?

问题2:支付宝之前刚更新蓝色版本引入社交元素时在网上引发大量的讨论,其中一条吐槽是在支付宝首页点击右上角那3个图标然后返回,只有通讯录这个图标点击后是返回到朋友tab而不是首页tab,按正常逻辑来说,首页进去,应该返回首页啊?

1472541310-1566-2ff557563ac132f875a429d31f94

正反场景分析_微信

朋友圈放在一级页面

体验角度:微信聊天和朋友圈属于常用功能,从高低频角度,此类功能属于高频,

放一级页可以方便用户使用。

商业角度:并不能对扫一扫,摇一摇,购物,游戏等功能引流

结果:相比放二级来说用户少点一次,但对核心功能和商业价值无影响

朋友圈不放一级页(维持现状)

体验角度:用户多点一次才能进入朋友圈。

商业角度:朋友圈作为引子不断引导用户点击【发现】,从而0成本让微信的核心

功能和商业价值增加曝光度

结果:增加一次点击次数,0成本换取巨大的用户流量促进核心功能和商业价值转化

1472541318-6705-255d57563ac26ac72525aed4ee75

正反场景分析_支付宝

从首页进通讯录后,点返回回到首页tab

体验角度:比较正常的逻辑,从哪进,往哪回。

产品角度:在此并不能潜在增加朋友tab曝光度

结果:体验流畅正常返回,但对朋友tab无产生推力

从首页进通讯录后,点返回回到朋友tab

体验角度:潜在心理模型,通讯录找不到?去朋友tab找找近期联系人看看

产品角度:支付宝想做社交,在多方面努力着手引导用户,潜在增加朋友tab曝光

结果:另一种逻辑,为朋友tab增加推力,支付宝就是想做这个事

1472541608-7561-45f657563ac36ac72525ae3dae51

交互设计中的黑暗模式2

利用与体验相反的操作以阻挡用户正常路径

通常我们想卸载一个软件时,会找到卸载按钮去确定卸载,这是一个流畅的操作。但是产品本身是不希望用户去卸载的,在这里交互设计需要利用黑暗模式,设计以用户体验相反的操作以阻挡用户的正常路径。

1472541330-6743-e75357563ac432f875a4297c1887

行为路径阻挡_驱动精灵

此产品在卸载时,需要通过3步。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阻挡,卸载按钮不明显(灰色字),突出的是问题修复,希望帮助你解决问题,阻止卸载动作。

当用户依然点击卸载,进入第二次阻挡,卸载字样变成狠心卸载,配搭一个萌化的形象,给人一种楚楚可怜的感觉,同时突出求助专家的服务。

当用户继续点击卸载,进入第三次阻挡,确认窗口,卸载按钮依然是灰字不明显,突出尽情吐槽这个按钮。

1472541656-8724-9e445756804200000118c551788c

1472541339-6379-0000000000000000018ae00f4666

1472541346-2139-e3505756804400000118c5e594c4

行为路径阻挡_2345看图王

此产品在卸载时,也是需要通过3步,为什么大多产品都是3步呢?俗话说,事不过三,一件事情重复发生3次以上会产生厌恶感,给你阻挡10次烦不烦?需要在尽量降低厌恶感的同时进行阻挡。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阻挡,这里的处理是没有卸载按钮,而是选项,弱化了卸载的感觉,这里要比驱动精灵做的好。

第二次阻挡,可以发现,第一步时取消是在右边,给人感觉右边是取消,到了这一步突然变成右边是卸载,之前给人教育是不要点右边的取消因为我要卸载,那么你会自然的看左边那个继续使用的按钮,同时这里这个按钮也设计的很突出。

当你再次点击卸载,进入第三次阻挡,我们发现,取消按钮又回到了左边而且设计的突出,又颠覆了上一步的操作,可以说2345看图王的交互设计暗黑模式用的很好。体验并不是一直顺着用户走的,需要考虑更多的维度。

1472541355-9938-e6a65756805f00000118c5a3ab34

1472541663-7123-0000000000000000018ae043604f

1472541363-9622-b9425756806100000118c5548ef5

综合思维模式构建设计形态

一个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商业,产品,体验,视觉之间的联系,为最终的形态做考量,这样的设计才是具有价值的设计。

商业价值:是否涉及价值转化,是否增加用户流量,是否增加曝光度等

产品逻辑:产品定位,核心功能,需求目标等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多维度评估方法,体验设计流程方法论体系,基于交互五要素的场景思考等

视觉设计:版式设计,情景融合,色彩心理学等

1472541375-9810-f50057563ac66ac72525ae5b337b

最后用一张图描述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四者之间的关系

视觉是皮,卖相好不好,是否吸引

体验是肉,好不好吃,口感体验如何

产品是核,整个形态一切从此孕育构建

商业是价,这个产品最终所带来的价值有多少

1472541676-2488-a7ce57563ac832f875a4298bf4c8

原创文章,作者:Tin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7139/

(0)
TinadminTinadmin
上一篇 2016-08-30
下一篇 2016-08-30

相关推荐

  • 登录表单的那些事儿

     雅婵总结并供稿于我是UE网,转载请注明来自我是UE网。

    2015-06-12
  • SketchOSM - 从现在开始丰富三维建筑地理信息吧

    SketchOSM是由出品PlaceMaker(一键三维城市)的团队最新出的一个插件,它可以让你在你设计场地的周边地区创建3D参数建筑模型。通过 SketchOSM 创建的模型数据可以直接发布到 OpenStreetMap 网站上,这是一个庞大的可自由存取和编辑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以算是地理信息界的维基百科。之前紫天在使用 PlaceMaker 插件的时候所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国内的三维建筑信息太少,有的话也非常不准确。现在有了Ske...

    2018-03-15
  • 用户体验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任何人都抵挡不了时间的力量,你可以斥责它的无情、也可以赞美它的给予,在这个成长的历程中,我们寻找的不是时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而是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什么。后者,才是我们需要深思并感恩的。与「用户体验」一样,许多人会评判一个产品用户体验的好与差。但是「好」与「差」只是整体上的一种结论,普通人可以说这两个字。但作为设计师,必须懂得在体验过程中,知晓哪里好与哪里差,更要知道为什么好为什么差。就好像评书似得,真正读过某本书的人,不会单纯的说:「这...

    2018-05-04
  • 1.6万字诚意之作|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这篇文章值得慢读

    关于交互设计,这是一篇很全很全很全(重要事情要说三遍)的科普文章。作者写了1.6万字,实在是诚意之作。如果你打算走进交互,此文值得真的真的真的(重要事情要说三遍)值得一读^_^ by 小编目录导读:
    1. 交互设计概念
    2. 交互设计输出物
    3. 交互设计相关理论
    4. 交互设计流程及方法
    5. 交互设计常见案例分析
    6. 交互设计规范及趋势
    7. 交互设计师进阶之路举个例子就是:小明饿了,他需要填饱肚子(目标),他跑到楼下的餐馆进行点餐、吃饭、结账(任务),吃完了出门的时候推门(行为)出去,然后过马路回家。交互指的是产品与它的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交互设计师则是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用户体验度为原则,对交互过程进行研究并开展设计的工作人员。——百度百科①初级交互设计师<10k:俗称「线框仔」,出没于小公司和外包公司,没有设计决策权,专门配给不会画图的产品经理使用。门槛低,只需要熟练使用原型软件,会看着其它APP抄设计即可。无发展前途,看到此类岗位请远离。
    ②中级交互设计师10k-15k:除了画线框图外参与一定的产品层面的工作,有一定设计决策权,通常为知名院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对设计决策提出异议,但不一定被接受。
    ③高级交互设计师15k-25k:通常可以参与整个产品的概念过程,工作职能与产品经理更为接近,有更多的设计决策权,通常工作经验超过2年,可以和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师、用户研究员及开发人员进行「激烈讨论」,并有能力维护设计师的尊严。
    ④资深交互设计师>25k:通常出没于BAT、财大气粗的创业公司及设计咨询公司。有着丰富的成功设计案例,通常工作经验超过5年,有主流大公司工作经验,有大型项目的设计管理经验,业内有一定名气。
    ——以上分级,参考寺主人在知乎的回答《如何成为交互设计师?》“你在设计的生涯中,有没有用到或者总结出哪些设计方法?”“以规则的网格阵列来指导和规范网页中的版面布局以及信息分布。对于网页设计来说,栅格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让网页的信息呈现更加美观易读,更具可用性。而且,对于前端开发来说,网页将更加的灵活与规范。”“关于弹窗中的“推荐选项”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分了两种情况:如果推荐选项有破坏性,那么应该放在左边。如果没有破坏性,则应该放在右边。但到了iOS10的时候,却变成了推荐选项都应该放在右边。”

    2017-05-06
  • 抖音|如何提升广告的用户体验

    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析抖音这款产品。小编接触抖音时间也蛮久了,到现在成为年轻人的标配。今天小编就来跟你唠唠抖音那些事儿。douyin抖音·  正·  文·  来·  啦·从产品的冷启动,到现在的野蛮成长期,抖音这款产品变化不得不说变化很大,当时的抖音很纯净,并没有什么广告,当然这也是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的特性。以前的抖音技术流占据了大部分江山,如今的抖音变成了生活小百科,网红商品的发源地,产品内容标准也在随着产品所处的阶段在变化。如今...

    2018-05-05
  • 明年的,网页设计趋势!

    是时候展望一下未来了。2014年涌现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网页设计趋势 ,幽灵按钮越来越多,视差滚动也已经成熟,单页设计也成为了诸多设计手法的重要载体,而逐渐多起来的免Coding网页设计平台也开始造福于设计师了!

    2014-12-27
  • 虚拟现实产品是更棒的交互体验吗?

    2016年12月,携程UED大会把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论坛的核心主题,邀请了方方面面的专家,从技术,硬件,体验等各个方面来剖析VR这种创新的趋势。

    2017-05-09
  • 关于文档的价值

    作者:杨蓉(资深用研专家,现任极客网运营总监)   高歌在产品经理的培训中,提到了研究分析、产品定义和交互设计,展示了不同格式的文档,几个来自创业公司的童鞋提到了老板不鼓励用文档的问题。让我想起来几个去…

    交互专题 2017-08-07
  • 破局在即,用户体验将成银行翻盘利器?

    今年,BATJ纷纷与国有四大行牵手,这种破冰式的历史性合作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专注线上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重视线下场景的价值,这也表明在未来的金融行业中,我们将能看到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和服务场景;二是在与互联网巨头的磨合中,银行的角色即将产生质的突破,也彰显了银行在当前金融局势下的求变决心。当然,银行们寻求自我突破的决定必然不是空穴来风。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潮流下,以线下为主的银行们失去了对部分年轻用户的影响力,而且银行基因中强大的...

    2018-03-03
  • 互联网产品经理要看哪些经典书籍?需要准备什么?

    入行产品经理所需的准备目前,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社区很多,里面有海量的信息,如何修炼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的经验也是林林种种,笔者也阅读不少,获益不少。今天,笔者并不是谈如 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只是第二步,入行才是第一步。笔者作为一个做了一段时间产品的人。谈谈入行产品经理所需做的准备。前提:做产品,关键是要发现用户的需求点,发现用户的痛处~~关注互联网动态和产品动态:1 每天阅读新浪科技或者其他门户网站最新的互联网资...

    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