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份出色的交互设计文档,给程序员以美的享受?

交互设计文档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界面元素标注版,另一个是附带交互逻辑版。那么,具体的写法和要求如何呢?

交互设计文档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界面元素标注版,另一个是附带交互逻辑版。那么,具体的写法和要求如何呢?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写这篇文章之前,遇到过很多朋友问道:『交互设计的输出物是什么?』『交互设计师怎么与程序员协作?』、『交互设计师还需要出文档?』等等一些问题。

更多的人在寻找一个交互设计文档的写法教程,每一个人的回答都不相同,但是很多入门的交互设计师遇到这个问题时觉得很棘手,因为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写一份符合自己产品业务逻辑或产品规范的设计说明文档。

这篇文章就是给这些有很多疑问的同学写的,可以解开一些疑问,但是指望这篇文章就写出高质量的文档显然不可行,所以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从中提取一些思路,自己整理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文档规范写法的模板,长期积累下来,就可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规范。

什么是交互设计文档?

我们先来统一一下概念以及名词,以免后续因为说法不够一统造成误解。

交互设计文档一般是指:交互设计说明文档(交互设计师产出的规范文档),又称DRD(Design Requirements Document),工作中一般称之为"交互设计文档"。

为什么要写交互设计文档?

如果问不写交互设计文档可以吗?

答案是:可以不写,那么写与不写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下。

1.可以不写交互设计文档的情况

下列情况是目前很多公司存在的情况,既没有专职交互设计师,也不出文档,但他们也在做产品,这些情况有可能不需要写交互设计文档。

  • 产品没有交互设计环节
  • 团队没有交互设计师角色
  • 交互设计没有系统化和规范化
  • 开发边界不需要控制
  • 产品没有动效或交互细节
  • 有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
  • 产品没有复杂的人机交互逻辑
  • 产品只有一个产品经理或负责任的角色主要负责

2.要写交互设计文档的情况

下列条件具备后写交互设计文档更具意义:

  • 产品有清晰的交互设计流程
  • 产品团队中有专职的交互设计师
  • 团队已有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作业流程
  • 开发实现交互设计时需要定义边界(验收标准)
  • 产品有比较复杂的、丰富的动效
  • 产品有较为复杂的人机交互逻辑
  • 产品有多个产品经理或部门协作

写交互设计文档的作用就很清楚了,如果要写这样一份文档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帮助程序员认知做出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

看个小例子:

V1.0 没有交互说明文档的版本(可能由产品经理PRD代替)

产品需求的描述是这样的

需求说明:在封面图片上点击图片之后翻转一圈。

(文字描述交互与需求)

开发人员根据这句话脑补怎么翻转?360°?从左边还是从右边?转速怎么样?这些都需要找PM问清楚,如果遇见专业的PM还可以能讲清楚,但如果遇到经验不足的PM,就会说让开发人员你看着做一个就行…...。

V2.0 没有交互说明,但是有UI设计的版本

UI设计出图是这样的

1468250003-9349-image001

对于需求和期望达到的效果,静态可视化的说明要比纯文字更容易理解,需要给开发人员一个具象化的目标,否则程序员做出来的东西很容易与期望目标偏离,即想要的A而开发给的却是B。

V3.0 交互原型加演示DEMO

动态demo:

1468250003-1044-image002

输出HTML文件预览

1468250003-3593-image003-1

小结:编写交互文档是为了将更丰富的人机交互动作、事件准确地传达给开发人员,确保实现边界。

若只是语言或静态图片交付给开发、测试人员,那么他们很难构建一个产品形态,不好把控开发方向,另一方面,交互文档也是给参与项目的其他人快速了解项目的背景,不用到处询问设计细节。

其实写作交互设计文档最大的好处在企业管理层面上,产品的交互设计文档作为产品资料入档,后续人员变动后,新来的人可以快速掌握整个产品的核心设计。减少人员无谓的沟通,不过有一点,这个文档要及时更新,有变动要发出更新日志,不然还是少不了同事之间的语言沟通。

交互设计文档由谁来写?

谁来写这个文档本来不是问题,显然谁是交互设计师谁提供这个说明文档,但是,因为一些别的原因导致这成了一个问题。
比如:有些公司没有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位,所以不论岗位划分如何,如果你的团队中有人负责交互设计这个角色的工作,那么这个文档就是属于这个角色对应的人员来提供。

也有可能交互设计的工作被划分给了UI设计师,所以越来越多的UI设计师改了自己的Title为:UI/UE 设计师

交互设计文档要给谁看?

根据项目组角色来定需要提供给:PM、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需求人员、业务方人员等。

交互设计文档更新机制

有任何一处变动需要更新到说明文档中,就需要通过团队的沟通渠道发送通知,我们公司是SVN服务器,设计师更新了设计文件版本或说明书版本后会同步到SVN服务器后生成最新地址与日志记录后发送邮件抄送相关项目团队人员。

更新记录如下图:

1468250005-1256-image004-2

交互设计文档要写什么内容?

我不想说一大堆高深的理论,那么下面的内容我会按照实际流程帮助大家梳理出怎么制作文档。

很多同学在新建一份空白文档后不知道具体写什么内容,如前面所说,对于一份交互设计说明书,你只需要把原型截图或原型直接画成一个文档即可。

其实交互文档就是页面文档,所有的软件页面、状态都分离出页面进行展现,然后加入页面流程和交互动作说明文字、箭头指示线条等。

关键点逻辑结构、页面跳转、交互状态的文字说明,统一交互体验动作,确保页面组件的一致性。 

小例子: 交互设计说明文档截图

1468250003-5718-image005-1

这是一个包含交互界面动作、逻辑步骤、页面流转、文案与注释的实例,图中的交互动作说明是将所有出现的静态化界面的内容写在文档里进行展示。如果你想直接展示动态交互,可以使用原型设计工具设计好交互原型之后再截图编辑文档,交付文档时配合着原型(导出HTML)演示,这样会更有效率。

交互设计说明书的文档结构:

版本信息一般包括版本、日期、参与人、变更内容简要、备注信息。

目录

这个无须多说,平时我们看的书基本都有目录,不过记住目录要合理分级以分清主次。

Log更新记录页

这个页面是用来描述某次更新的信息简介与页码导航等。 下图为交互设计说明文档的更新记录页的示例:交互设计说明书的更新日志 。

交互设计说明书的更新日志

1468250004-9453-image007-1

交互行为逻辑图+文字说明

下图某一个应用商店的更新应用交互逻辑+文字说明图例。

1468250005-4472-image008

交互设计说明书中的交互逻辑页面流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这个说明文档是把应用更新功能拿出来当一页,包括它的架构、交互、流程、逻辑、交互事件及文字解释说明。 这个过程是针对产品经理和程序人员而言的,因为他们需要看明白交互流程逻辑。

页面展开图+逻辑+文字

下图是页面、元件、文案、逻辑、页面状态的展示:

1468250006-7192-image009-1

交互设计说明书的页面元素

这个部分是针对视觉而言的,需要将所有的页面都展开解释一遍,共用部分可以单独标记。

其他单独的交互动作详细解释介绍

此部分是对不在流程里的单独的或独立的交互的补充书写的。

交互设计文档的责任边界

一般情况下,如有需求变更或流程更改,就需要同步更新交互设计说明书并发送给相关同事,同时要抄送给对应项目的测试与产品人员,此文档加上PRD也是最后的验收依据,所以中途变更需要记录log。

给交互设计师们总结一下:

  1. 给程序看,使用独立的章节写明交互逻辑、页面流转
  2. 给视觉看,使用独立的章节写明所有的页面展开、公用页面交互等
  3. 给测试看,加好注释与说明
  4. 交互需要按照功能逻辑一个个排着序写,这样更容易理解
  5. 交互事件的状态需要用截图形式展示出来,不建议使用大量文字描述,因为很多人不看小字而是直接看图

 

作者:阿西UED,微信号:Hello_Wangsir。

内容节选自《交互设计那些事儿》,有兴趣的可以去京东、天猫、当当搜索 《交互设计那些事儿》以了解更多,具体案例在这本书的第八章。

1468250065-2379-VcRoHJN1RK3sgkK7qicqIWKhKpKA1468250064-4003-6S0fia8hf6cogZhjGMCkFnzeCmuQ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6237/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07-11 23:11
下一篇 2016-07-12

相关推荐

  • 怎么设计出好的用户体验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话题是大家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可能谈的最多的话题,我一定要有好的产品的体验。首先大家要明白什么叫好的用户的体验,这个一定要有一个定位,所谓的这个用户是真实的使用用户还是你自己。有的时候我们把这个用户简单定义为产品经理或者公司的ceo,或者是公司的负责人。但首先要问一下,你是不是最终的用户,如果只是满足你个人的想法,那这上面会有很多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满足真实用户的体验。基于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考虑什么叫好的用户体验。我觉得好的...

    2018-02-19
  • 以文本框为例,了解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的逻辑思考方法

    文本框是设计工作中常见的组件之一,无论是PC还是无线,大多仅是样式上的不同,它们的交互行为上是可以相互参照的。本文想从这一简单的组件出发,让大家看到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的逻辑思考方法,从而达到见微知著的直观感受。

    2017-05-17
  • 如何制作交互组件库

    曾几何时,每次交互稿都是徒手画,或者截个图在现有的界面上改造。渐渐感到同一平台,每个版本都有很多重复劳动,是时候做个交互组件库了~ 什么是组件库? 就是类似axure左侧栏的这一坨标准控件,方便直接拖拽使用…

    2017-07-24
  • 行云流水般的交互体验:当智能头机邂逅百度音乐

    音乐,作为一直延续的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从爱迪生发明第一部留声机到后来的黑胶唱片、再到磁带、CD、MP3经历了整整140年,储存和传输音乐的介质从磁性变成了光学;储存歌曲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小。但是笔者有一个长期被困扰的问题:作为运动爱好者和音乐发烧友,在跑步锻炼时常常需要将iPod或者Sony Walkman笨重的机身绑在胳膊上,然后再插上耳机、选歌、调节音量等等至少4、5步操作才能听到想听的歌;还常常因为线头缠绕,越解越乱。...

    2018-01-30
  • web图像的常见应用策略与技巧

    本文介绍一些关于响应式图像的适配应用策略,回退原理,SVG的换色技巧,雪碧图的百分比定位计算公式等相关的一些小知识点,目的在于帮助一部分同学快速的理清图像应用思路,以及一些web图像的应用技巧。data-src
    data-srcset
    在加载到的时候更换为
    src
    srcset容器元素的尺寸:elW * elH
    单张图片的尺寸:imgW * imgH
    Sprites图片的尺寸:spritesW * spritesH
    单张图片在Sprites图上的位置:imgPosX, imgPosY点的位置为 (x, y)
    容器上的(x, y)点与容器左上角的距离为 cX, cY
    Sprites图上的(x, y)点与本张图片左上角的距离为 sX, sYelW = imgW, elH = imgH
    cX = sX, cY = sYcX = elW * x
    sX = spritesW * x – imgPosX
    elW * x = spritesW * x – imgPosXx = imgPosX / (spritesW – elW) = imgPosX / (spritesW – imgW)
    y = imgPosY / (spritesH – elH) = imgPosY / (spritesH – imgH)

    2017-05-01
  • 聊聊蒙版引导的应用场景以及设计建议

    蒙版引导一直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对于很多用户来讲经常会不彻底阅读甚至快速关闭来结束引导,这样便起不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甚至还有“在界面上添加这些并不会让你的产品变得更易用”的说法(观点引自文章“Misused mobile UX patterns”)。但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对于一些流程复杂或者功能个性的产品应用,添加蒙版引导进行说明,是十分有必要的。

    2017-05-11
  • 快速开发移动医疗App!开源框架mHealthDroid

    快速开发移动医疗App!开源框架mHealthDroid 嘿嘿,本文偷偷转载自csdn 摘要:移动领域的发展促使了移动医疗的出现,让医疗这一大而重的传统行业逐步走向轻便。但对于移动医疗应用的开发,接触的不是很多,这边向大…

    2014-12-18
  • 交互设计师,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高中毕业,我们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后续要掌握新技能或新知识,主要途径便是自学。每个人自学能力千差万别,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天花板。

    2017-05-16
  • SketchOSM - 从现在开始丰富三维建筑地理信息吧

    SketchOSM是由出品PlaceMaker(一键三维城市)的团队最新出的一个插件,它可以让你在你设计场地的周边地区创建3D参数建筑模型。通过 SketchOSM 创建的模型数据可以直接发布到 OpenStreetMap 网站上,这是一个庞大的可自由存取和编辑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以算是地理信息界的维基百科。之前紫天在使用 PlaceMaker 插件的时候所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国内的三维建筑信息太少,有的话也非常不准确。现在有了Ske...

    2018-03-15
  • 这个简单粗暴的设计为何是“好设计”?

    作者:UX沐沐(公众号:Liveux)   20世纪著名建筑师史密斯.德罗在总结他成功经验时说“魔鬼藏在细节中”,面对一些习以为常的设计,设计师能否洞察背后的不寻常? 今天想探讨一个我们每天都能见到数十次的“寻常”设计…

    交互专题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