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动而动!动态效果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

现在在网页和H5中使用动效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随便打开一个H5都会看到一大堆跳动的元素在那里向你招手:看这里!看这里!但在这样的滚滚大潮当中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动效么?为什么需要?需要什么样的?这样做真的解决问题了么?

动效这个话题当下已经非常火热了。在这个骚动的年代,设计师很难再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了。一个静态死板的产品很难再去打动用户那颗挑剔的心了。但是!在我们热火朝天往画面上添加各种动效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心里问问自己,这么做真的对吗?凡事是否都应该有个度,或者说是平衡点,动效当然也不会例外。下面我们就从“为什么动?”“哪里动?”“怎么动?”这三个方面来说说我们的一点想法:

一、为什么动?

首先,为什么要动?可能你会想到以下几条理由:

1.这让我的作品看起来很炫酷,碉堡了!

2.动效会带来流量,助我完成KPI!

3.别人都这么做了,我也得做!

4.编辑让我这么干的!

呵呵,你要这么想就完了。

那么该如何衡量一个动效是否应该出现呢,我们认为有几个考核标准:

1.这个动效是否会影响性能?

首先,这个动效是否会影响性能?这个是最重要的,添加任何动效前都要考虑是否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如果一个很酷炫的动效会拖累性能,使体验变得卡顿不流畅,那么必须毫不犹豫的砍掉或简化。

例子:化身间谍

135636pjV

 

 

 

 

 

 

 

 

 

比如这个例子,这是一个穿越情景的过场动画,随着年份的倒转背景出现各个历史大事件,给人以历历在目的感觉,设计师考虑到了多张图片会出现卡顿的可能性,所以特意降低了每张图的清晰度,因为内容本身就是老照片的风格,所以这种降低画质的手法反而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

2.这个动效是否会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任何动效的出现都必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困惑,而不是炫技。单纯的炫技只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弱化内容,变得适得其反。

例子:翻页提示

135636V0b

 

 

 

 

 

 

 

 

 

 

 

比如这个上滑提示。不用解释,用户一看知道该做什么。动效增加了产品的可用性,所以这样的动效是非常有意义的!

3.这个动效是否会给你的产品带来独特气质?

这里所说的气质是动效本身会有助于增强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和情绪带入。一个相得益彰的动效会为你的产品锦上添花,深化你的主题和功能,注意,一定是与主题相关的,牵强的搭配只会叫人觉得莫名其妙,毫无意义。

例子:人生四时

1356398QI

 

 

 

 

 

 

 

 

 

再看这个例子,人生四时,四根火柴依次燃烧,慢慢燃尽,这种油尽灯枯的感觉很切合的体现了产品生老病死的主题。

4.重新审视第一条,看你的动效是否影响性能。

所以,合理的动效不应是花拳绣腿,而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二、哪里动?

好,我们再看看哪里需要动效,这里举几个例子:

1.加载

首先是出现在加载环境,不管是网页还是H5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让用户等待的情况,在等待的过程中为了让用户知道他的手机没有死机以及网络是通畅的,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加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动效来提醒他内容正在加载中。

例子:化身间谍H5 loading

135640udn

 

 

 

 

 

 

 

 

 

 

 

这是一个穿越类的H5,所以设计师在设计loading的时候选用了虫洞的理念,与内容本身紧密贴合。

2.转场

第二个情景是转场。具有意义的转场会降低产品割裂感,我们看两个例子就明白了。

例子:qq会员观影特权

135640JG9

 

 

 

 

 

 

 

 

 

135640DJ4

 

 

 

 

 

 

 

 

这个例子里元素在默认状态下会做上下浮动的效果,当我们滑动时候,元素很自然的做了一个出场入场的效果。很自然,没有割裂感。对吧?

三、怎么动?

好,说完哪里动,我们现在看看怎么动。

1.基于真实形态的模拟

基于真实的动画会叫人看起来自然流畅,符合规律,比如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现象。

例子:look

135643Ufl

 

 

 

 

 

 

注意看这个笔画的动势,是有快有慢的,模拟了写字时起笔收笔的那种节奏感,所以看起来是自然真实的。

2.人物动作夸张化

在H5的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夸张的人物动作会生动你的形象,增加趣味性,给用户以惊喜。

例子:巴菲特这一年

135643fGS

 

 

 

 

 

 

 

 

 

3.给元素赋予弹性

有弹性的物体会叫用户觉得具有生命感和真实性,弹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元素软硬度的设定。

例子:拍个大头鬼

135644Hdo

 

 

 

 

 

 

 

 

 

三个小鬼一跳一跳,弹性赋予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

4.蒙太奇

这是一种类似蒙太奇的手法,通过快速切换的画面来形成一种奇妙后现代感觉。

例子:传奇硬箱

135645Mkv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动效手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实有很多手段,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动画,应为动画本身是一种对于动作行为高度概括的手段。虽然这些都是电影,但是他们使用的手段和遵循的理念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注意观察这些大牛们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走心的细节。

 四、结语:

简单来说,当用户打开一个界面,注意力首先会被动态的物体吸引,然后才会把注意力转向颜色对比强的部分,最后才是形状。这一过程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反应,基本适用所有用户。同时一个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忽略的原则: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越来越少。很可能在用户注意到一段动效之后,注意力和耐心已经用尽,无法看到其他内容就着急去下一个界面了。

所以,对于动效这样一个非常强势的工具,一定要用在希望用户注意的部分,并且认真打磨。真正做到“不为动而动”。

原文地址:ued.qq   by  mobileui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6165/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6-07-06 12:45
下一篇 2016-07-07

相关推荐

  • 一只交互设计喵在工作过程中的几种思维方式

    这篇文章来自于《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读书笔记。文中罗列了设计师的几种思维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这几种方式是交错出现的,在本喵实际的搬砖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出现在不同工作流程中。先简述一下,…

    交互设计 2016-07-01
  • 《交互设计专题二》——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本科教学汇报展 • 第二回

    《交互设计专题二》《交互设计专题二》课程针对智能化产品设计领域,鼓励设计背景的学生学习基本的软硬件技术,发掘产品需求,提出设计概念,开展设计研究,并亲自动手完成功能样机。经过5周的课程,7组共27名学生,完成了7个不同主题的设计和初步的功能样机实现。《交互设计专题二》只是信息与交互设计实验班的初步尝试,在国内也鲜有既有模式可供借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设计展开过程、样机实现以及最后的课程设计汇报,都有不成熟的地方。因此,诚邀大家前来参观...

    2018-02-21
  • 情感化设计对互联网产品的启发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在2002年提出产品设计的”情感化“理念,随着“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2014-11-05
  • 为网页设计师 Web 设计编写的简要历史

    编者按:互联网的诞生本就是一个奇迹,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网页就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缩影,相关技术、设计伴随着信息共享催动着整个时代滚滚向前。这是一段简短的网页设计 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技术、设计与思想的演进,看到无数有识之士改变世界的剪影。本文作者是网站Froont.com的联合创始人Sandijs Ruluks。

    2014-12-30
  • 交互设计的五要素:用户、行为、目标、场景、媒介

    在公众号里经常收到朋友的留言,到底什么是交互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具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交互设计师这个岗位?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把交互的本质说清道明。

    2017-05-14
  •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如何输出一个更落地的动效呢?

    优秀的动效设计更能让用户从中感到惊喜,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温度和调性。

    2017-05-05
  • 怎么让引导不再是无用小透明?

    在接触一款新应用的时候用户常常会看到一些引导页,但在操作的时候直接当透明的就快速滑过或跳过了,这种时候,大家一定会有 “这些引导好无用啊”的无力感,目前甚至有着“如果一个产品需要引导,说明该产品缺乏友好…

    2015-11-19
  • 优秀的用户体验需要遵守的10种准则

    在网页设计和APP软件中,一个好的排版不仅仅要拥有漂亮的字体。更要有高度的可读性——易于浏览——同时能让用户专注它的内容。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但是大多数设计师可以通过练习达到这种效果。今天我们将去看看优秀的用户体验需要遵守的10个 “准则”,同时你也可以学习以便帮助你设计出非常棒的设计。(每个规则都配有一个网站的例子)

    2017-05-25
  • 按键的位置是如何强化用户习惯的?

    当设计师需要向用户展示大量的数据时,总是不可避免要利用到筛选和排序。筛选和排序可以帮助用户缩小他们正在寻找的数据范围。

    2017-05-30
  • 设计思考模式(一):删除、组织、隐藏、附加

    “删除每个页面上一半的文字,然后把剩下的文字再去掉一半。”(《Don’t make me think》中Krug可用性第三定律)“先假定所有内容都是视觉噪音,除非你证明它们不是。”(《Don’t make me think》)“点击多少次都没关系,只要每次点击都是无须思考,明确无误的选择。”(《Don’t make me think》中Krug可用性第二定律》)

    201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