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式抽屉特效

焦点图-0908

 

 

 

 

 

 

 

 

利用动态面板轻松实现。

分分钟搞定那些写函数的都是纸老虎!

请下载源文件弹出抽屉特效-艾欧交互

视屏文件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61/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09-08 11:40
下一篇 2014-09-09

相关推荐

  • 产品原型和交互设计的区别

     产品经理根据需求来规划产品原型,但是产品原型往往比较粗糙,可能只包含了核心功能描述或者模块划分。我们之前问过很多朋友产品经理的原型和交互设计师的原型相比有何异同,得到的结果简单来说,前者更加笼统且…

    2015-02-03
  • 设计不懂开发,严重脱节的设计是怎么影响开发的

    编者按 :Anders Lassen 是 Fuse 的创始人兼首席行政官。Fuse 是一款面向设计师和开发者的本地应用工具套装。 移动应用现在已经变得十分普及,以至于技术圈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开发应用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过程。然而,当…

    交互设计 2015-08-04
  • 被忽略的交互设计本质

    谈论交互设计本质是起源于日常的很多谈论,不管是向朋友介绍自己从事“交互”相关岗位,还是需要向亲戚通过三言两语解释自己的工作内容;甚至在工作的上下游沟通中,也经常会被问道“你怎么就判断用户是这么想的”“产品如何从0(概念)到1(页面界面)的”;这些问题促使我想要追本溯源,捋顺一下交互的由来、工作内容,以及依照什么方法执行等问题。(1)把冰箱门打开→ (2)把大象放进去→ (3)把冰箱门关上(1)要充值的手机号码→(2) 确认充值多少钱(用“确认”是因为很多软件提供了默认金额)→ (3)付款搞定。

    2017-05-15
  • 为产品赋予人格 - 情感化设计的组成要素及实践案例

    Flickr为用户准备了很多有意思的登录欢迎语,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Flickr的整体设计风格与产品气质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构成的。也许,只有当这些细节从产品中消失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并开始怀…

    2015-11-01
  • 初级交互设计师的自省:基础知识能力很重要

    在交互设计师参与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挑战和着重的考察点,希望大家都能打好基础,不要让基础的知识能力的欠缺影响甚至阻碍我们综合设计能力提升。

    2017-05-16
  • 制作在线UX作品集的四个步骤

    本文作者将帮你系统梳理一下创建一份作品集的全部步骤,让你明白UX作品集的常规创建流程。

    2017-05-02
  • 交互设计--需求分析的20条法则

    来源:UI新动态对商业用户来说,他们后面是成百上千个供货商,前面是成千上万个消费顾客。怎样利用软件管理错综复杂的供货商和消费顾客,如何做好精细到一个小小调料包的进、销、调、存的商品流通工作,这些都是商…

    2017-08-02
  • 【译文】UI设计评审成就微创新

    产品设计流程中,有必要对设计进行评审是大家的共识。在我每周的工作内容中,参加各类大大小小的设计评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既有脑力激荡的评审让设计方案脱胎换骨的,也有针锋相对的评审让设计方案摇摆不定的。怎样进行一场高质量的设计评审?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设计评审,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并收集意见改进方案?怎样避免设计评审变成竞稿或PK?如何确保设计评审这样的流程能带来更大价值?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看看原文作者Jason的观点。*在你点评的设计细节上开始询问背后的原因及意图。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条信息?对于允许索取这条信息我们设置了哪些期望?我们会用它做什么?如果我们能回答它们,再进入讨论解释各种元素的优劣以及与之对应的不同意见会比较好。“为什么”引出一个故事,解释某件事情的真实性。如果你问为什么,一切都无法奏效,你更想要创造一个故事,无论真实与否。这是让你感到糟糕的危险领域。 与询问“为什么”不同的是,考虑询问“如何”能够引出一个创造流程的故事,不必为它的存在辩护。然后你可以问设计师之前考虑过的各种可能,认真倾听设计师在提供方案之前做过的尝试。他们也许过于看重某些东西,不过没必要深究。优秀的适时交互是让产品(服务)吸引或失去客户的关键区别。将间歇性的互动变为持久关联的秘诀在于一系列精彩微交互,以及当用户需要时恰好出现的信息内容。 在设计评审流程中,应当询问每一个行动、每一次询问或者每一次数据展示是否出现在正确的时机,以确保界面在切换时传递信息时顺畅。随着扁平化设计与用户体验趋势的摇摆变化,我们能预感到页面部件缺少视觉线索的风险,因此动画能减少这种风险。 这种动效可能是颜色、透明度的变化,也可能是用猴子的手臂延伸页面这种细节,或者用户完成任务后展示太阳升起的效果。询问在UI设计中加入逐步动效的可能将极大的推动设计师改善设计,使得设计师思考时间维度的设计细节,而不只是局限在空间维度。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它是每个人都应该吸收的教训,尽管并非如此。我总喜欢提到:对用户的真实目标来说,页面或屏幕上的任何元素都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是噪音和干扰。 在设计的每一步中,我们都需要自问:我们如何能够创造更小思考成本下能发挥同样作用的产品?在设计评审中,这是要求把方案简化的最佳表达。在设计中保持界面清晰很重要,使用尽可能少的点击、文案和输入框来达成目标更好。踏踏实实的把用户需要完成工作的消耗降到最低,用户会感激不尽。我们认为,很棒的产品描述(比如产品手册)对用户来说就跟“坐在60码时速的车上看到的广告牌一样”,UI设计师们比较难理解用户是如何忽略这些产品界面细节的,尽管设计师为此付出诸多努力。 优秀的设计评审放慢节奏,考虑每个元素,但是能认识到这些设计细节可能不会被用户注意到。如果参加评审的人员在颜色、字体及体验设计方面没有专业知识,他们可以考虑以下重要因素:经验告诉我,不要试图一概而论。例如我会问“我不确定开放的banner是否足以传达品牌?”,而不是问“哇,用户根本不会理解我们的品牌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每个设计师应该花时间观察用户并且使用自己的产品(又称可用性测试)。

    2017-05-18
  • 设计师升维:集创思维构架设计逻辑

    现时代的设计师不应只看到美感,从长远而言,需要从商业/产品/体验/视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构建设计形态(集创思维)。体验分析_方案1_产品提供的原始方案
    方式:点击条目>输入数值或点击加减>点击确定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23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21次+号到最大值,点击确定1次,少数用户会使用此方式。
    常规操作次数6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输入框1次,输入数值3次(如3.5),点击确定1次。
    最小操作次数3次:点击条目1次,点击+号随即完成1次,点击确定1次。体验分析_方案2_提前防止用户出错
    方式:点击条目>滑动弹窗>点击完成
    最大操作次数4次:点击条目1次,滑动到最底部需要2次,点击选择1次。
    最小操作次数2次:点击条目1次,无需滑动,当前已有他要的选择,点击选择1次。体验分析_方案3_减少操作
    方式:点击数值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最小操作次数1次:直接点击选中
    屏占比:半屏
    扩展性:低
    操作点击次数降低,但屏占比过多,且不适用于当数值更大时(如果以后数值扩展到100%,那么整几屏都是按钮)体验分析_方案4_减少操作,防止出错
    方式:拖动圆点选择
    最大操作次数:1次
    最小操作次数:1次
    屏占比:低
    扩展性:高
    操作次数低,效率高,屏占比少,具有适用性,可以多个此类操作叠加使用

    2017-05-17
  • 设计理论:人物模型设计和目标设计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模型通过有效的抽象来代表复杂的现象。好的模型强调所代表结构的显著特色关系,弱化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由于我们是为用户而设计的,因此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这些方面并将其视觉化: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户的期望、用户与社会及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用户与我们所设计的产品之间的关系。

    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