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要懂心理学の眼见非脑见

文章目录[隐藏]

我们一般认为,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一切时,眼睛会将看到的信息传输给大脑,大脑再对信息进行处理,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世界。但其实不然,脑见并非眼见,因为大脑总会解析眼睛看到的所有信息。试举一例,请观察下图:

卡尼萨三角

你会“看见”图中没有的三角形

你看见了什么?你第一眼可能会看到一个黑边三角形,上面叠了个白色倒三角。其实图上什么三角形都没有,有的只是些零碎的线条和3个有缺口的圆。大脑 认为图上应该有一个倒三角形,于是就凭空创造出了一个。1955年,这一独特的错觉由意大利心理学家Gaetano Kanizsa发现,后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卡尼萨三角”(Kanizsa Triangle)。

大脑会偷懒

为了更快地解析周围的世界,大脑会投机取巧地偷懒。大脑每秒要接收约4000万次的感官信息输入,并试图完全解析出它们的意义,所以它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猜测我们看见了什么。经验法虽说十拿九稳,但有时也会出错。

合理运用形状和色彩可以影响人们所见。图1-3展示了色彩如何使人注意到特定的信息,通过变化颜色区域,传达出的两条信息截然相反。

战争与和平

色彩和形状能影响人们所见

在黑暗处,余光看得更清楚

人眼有700万对亮光敏感的视锥细胞和1.25亿对弱光敏感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集中于视网膜中央凹处,在视觉的中心区域,而视杆细胞则主要分布在外围。所以在弱光环境下,使用余光观察会比直视看得更清楚。

视错觉之错

视错觉就是大脑错误解析视觉信息的现象。在下图中,左边的竖线看上去比右边的长,但其实两条线一样长。1889年,Franz Müller-Lyer设计了这一图案,因此该图被称为“缪勒-莱尔错觉”(Müller-Lyer illusion)。这是最早的视错觉图案之一。

缪勒-莱尔错觉

人的视觉是二维而非三维

光线通过角膜与晶状体进入眼球,晶状体将影像聚焦在视网膜表面。在视网膜上,即使是三维的物体,呈现出的影像也是二维的。这些影像被传送到大脑视觉皮质并被识别,例如大脑会想:“哦,我认出那是一扇门”,从而重新将二维影像转化为三维物体。

视觉皮质汇总所有信息

John Medina(2009)认为,视觉信息以电信号形式传输到视网膜后,会汇总为多达12条不同的信息。其中,有几条阴影信息,还有几条运动信息,诸如此 类。大脑视觉皮质接收这些信息后,由不同区域分别响应和处理对应的信息,比如,一处专门处理40度角的斜线,一处专门处理色彩,一处专门处理移动状态,另 一处专门处理边线,等等。最终,所有信息只被整合为两条信息:一条是移动状态(物体是否正在移动),另一条是位置(物体和观察者的位置关系如何)。

小贴士

  • 别人在你的网站上看见的内容未必符合你的设想,他们的个人背景、文化水平、对眼前事物的熟悉度以及期待看到什么,都会影响他们的观察结果。
  • 你可以设计物体的展示方式,引导别人注意特定的内容。
  • 更多讨论内容请关注:学堂群:156360020 | 微信号:Aioued | 新浪微博:艾欧交互学堂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526/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11-26
下一篇 2014-11-26

相关推荐

  • 用户研究:中国人网购的7个真相-信息图

    在需求和消费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对称性。 电商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生活的方面,而且还将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商消费市场。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在消费品零售中…

    2016-05-26
  • 交互案例分享-Spring音乐播放器

    在设计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流程设计的越短越好,最好一步完成,这样用户在流程中停留的时间越短,流程的转化率越高。 最近在试用一款叫「Spring」的音乐播放 App,它根据要你要进行的运动类型,节奏频率,偏…

    2014-09-16
  • 交互设计必杀技:如何做一名高效的“陪产婆”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作者:臭脸任。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公众号:臭脸任的慢生活(ID:choulianren-renyi)欢迎投稿到早读课,投稿邮箱:mm@zaodula.com问题起源于臭脸君开始转战给i…

    2017-08-01
  • 工业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关系

          工业设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设计构思上需要考虑到产品整体外型线条、各种细节特征的相关位置、颜色、材质、音效、人因工程等;产品范围上包括杯子、电脑、交通工具等实体产品。认为「工…

    2017-08-01
  • 新手入门:交互设计师的知识架构

    如果你也是一枚刚入门的交互设计师,是不是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知从何下手,闷头读了一大堆书、学了一大堆软件、画了一大堆图之后还是感觉心里不踏实,总害怕自己还缺点什么,恨不得要有本《交互设计学习大纲》就…

    2016-01-26
  • Axure实践第二讲

    Axure实践第二讲---如何有效的在工作中引入原型·页面枝干·添枝加叶·画龙点睛在近期的产品需求开发过程中,我们产品小组正式且大量的将原型开发工作投入常规的需求分析工作中,原型的开发对于我们在产品初期的调研、构建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接下来就让本文带你领略:产品与原型的一节课。一、功能结构图(页面枝干)1.切入点是功能结构图(自顶向下)从大的方向上去划分几个大的模块类型,适用于业务功能较为单一且业务逻辑处理流程较为简单,如在做市商系统构...

    2018-03-16
  • 【Mockplus教程】重命名

    对页面和分组的重命名可以选中单个页面,然后使用F2进入名字修改状态,改完之后鼠标随便 点击其它地方即可完成修改。 对于选中页面也可以双击页面节点进入修改状态。 完整演示如下:

    交互设计 2015-09-10
  • 阿里UCAN2017用户体验设计论坛的总结与感悟

    五一假期前的两天有幸参加了阿里UCAN2017用户体验设计论坛,很荣幸的领略了业内大牛们对于体验设计的理念与趋势的见解。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设计x新商业”,由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新金融、新创造、新能源和新技术为起点,借助用户体验的设计赋能,来连接用户、商业与技术,实现最大化的商业目的。在沉淀了两天之后,我将从中学习领悟到的一些看法总结了下来。“利用人类的现实感官作为交互体验的手段,模拟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场景,让体验特征表现的更加直观,真实。正是借助于科技的创新,一体性、真实性的交互体验才得以实现,人类与虚拟信息的交流才会越来越自然。”在既要满足一群人,又要满足个体中的一个人,包容一个人到参与群体的场景多样性。就是现在设计思维中所需要逐渐形成机器学习的共生方式。— 阿里妈妈UED总监 萧健兴“全链路设计是新技术发展下的必然趋势。”

    2017-05-01
  • 用户体验 | 6个细节成就了今天的X1 Carbon 2018(上篇)

    时光穿梭回到2012年,第一代ThinkPadX1 Carbon发布的时候的心情我清晰的记得。Think的意志清晰而明确,效率大屏+高强度轻薄+黑色商务气质。对于未来移动办公的理解,高端ThinkPad是什么样?如今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8(Gen6)便是答案。Yonemochi San曾经坦言,曾经打造的ThinkPad X300正是如今X1 Carbon系列的“祖父”。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如出一辙的轻薄,不一味...

    2018-03-10
  • UED专访 | 张永和、王昀:寻找未来城市共生的答案

    📌编辑、剪辑| P.S📌采访| YHz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天文学界联合发布一项新的重大发现,在1.3亿光年外,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带着他的伴侣首次造访地球,这次长途跋涉的旅行为人类探索宇宙打开了新的大门。从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到如今的发现,百年间,人类在探索未知空间的同时,也不断改造着我们的生存家园。着眼当下,我们对未来城市有何新的畅想?下文中有张永和、王昀专访视频不要错过!!!未来城市探讨在UED之前的采访中,厦门大学建筑与...

    20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