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信息交互技术

源标题:微信也爱用的实时交互

作者:stella

公号:SS工作室

实时技术把刚刚发生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于是有了whatsapp,有了米聊,火了微信。但是它是如何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期待的呢?

几年前,像低延时,网页接口和实时功能等词汇是开发的前沿。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常用的app的主要成分:facebook的消息提醒;Uber的实时位置跟踪;Google Docs的多用户协同工作等。所以你是不是也应该把这项技术用到你的产品中呢?

发现重要的产品特色

一个有了更好,没有也可以的的前沿功能/技术现在作为产品的特色,将来可能就是这个产品或者所有同类产品必须有的一个元素。

拿触屏技术举例:2007年,Apple发布了iPhone,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一场革命。然后很快用手指滑动屏幕,缩放图片成为了一种规范和标准。Alfred Poor在计算机世界中这样描述触屏技术:

现在我们不仅把触屏当做理所当然,我们也希望应用多点触控和手势。

我们再也不会把触屏当做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特色,它已经变成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一个核心部分。

那么,实时技术是产品的一个吸引点还是必须有的功能呢?一个管理学技术-卡诺模型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点。试想实时技术和卡诺模型的四个类型不难发现实时技术正在从一个“吸引人的特色”向一个“必须有的功能”过渡。

表现:“它们是客户喜欢有而不喜欢没有的。”

必须:“客户从忍受它到期待它。”

吸引力:“我们建议的是既新颖又有吸引人的。”

中性的:“这些发生在任何‘我是中性的’或‘我能容忍它’的答案中。”

1464756606-1926-XHFuWficCiaicfQtG7d9VdBXPTbQ
卡诺模型的四个类型

下面探讨一下实时技术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在一些流行的应用中被用户当做一个必须有的品质的。

最早使用实时技术的产品

如果我们回顾实时技术的历史,就不难理解它为什么会成为现在很多产品和工具的核心功能。一个最早的实时技术应用例子就是股票市场。允许交易员低延迟地执行自己的交易,使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Richard Mart的文章《华尔街追求以光速来处理数据》中写道:

在交易程序中的1毫秒的优势可以值一个一年一亿美元的大型经济公司。

现在,在美国股市,高频交易代表了超过半数的交易。

实时技术的无缝集成

实时技术已经融入了很多我们常用的应用中,我们几乎已经忽略了它的存在而把它当做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有人给你在微信上发了消息,你希望马上看到它。

另一个好的例子是Google Docs,它在2007年发布,到2014年10月份已经拥有大约2.4亿活跃用户。

书写,编辑和协作如果没有实时技术也可以实现基本功能。但是,实时技术可以让多个用户一起合作编辑,而不会产生冲突和延迟,这是它成功的关键。现在重新看卡诺模型,这也支持了我们所说的实时技术正在从一个有吸引力的特色向一个必须有的核心功能转变。

但是实时技术也不仅限于聊天和协同工作的应用中,它在运动应用中被用来跟踪分数,例如Fitbit中可以实时记录你的健康情况。然而这也只是个开始。

公司是如何让用户融入实时技术的

应用内部提醒在app中很流行,比如微博,推特等。如果有我们感兴趣的消息或者有人给我们发了一个信息,我们希望能够立即收到。让用户等待已经成为历史。Facebook用了实时的应用内部提醒来把用户的吸引力放到新的故事,消息,加好友请求和更多与用户相关的事情上。

1464756609-4238-hKhicMEUAKsCdtOcP7jPEcnkanBA
Facebook的应用内部提醒

理解这个交互元素很重要。研究表明100ms的反应对人类来说是即时的,250ms是平均反应时间。Twitter的动态消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秒钟有上百万条推文更新,如果界面上实时更新的话,用户会很费解。所以,Twitter控制了动态消息更新的频率,给用户一些推送,让信息更加好理解。

用实时数据领先你的对手

Deliveroo公司最近正在动摇食物快递行业,拥有300个快递驾驶员和自行车手,超过50,000用户,更不用说它在各个英国和国际上的扩张。

它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Deliveroo定位自己是一家把高质量的本地餐厅的食物送到你家的公司。Deliveroo给他们的客户提供了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服务体验。其中一个特色是他们实时跟踪食物订单信息功能。用户可以跟踪他们的快递过程,所有的过程包括食物的准备到运送都可以实时看到。

1464756609-2974-4AnFXluyZG2hwSWISIAEh5BuYeVw
Deliveroo的实时跟踪系统

这是一个用实时技术给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加强用户体验的很好的例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Domino,一个类似的应用。但是它没有实时的功能,而是要求用户手动刷新,这样用户非常地苦恼。

1464756609-2508-SvB5D6Oju0ibOQIGdtmHvhRujT1Q
Domino的订单个弄脏系统
 

有像Deliveroo和Uber这样的公司引领实时地理位置跟踪体验的公司,实时技术在各个行业普及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实时技术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实时技术已经融入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从通过app查看地铁公交的出发时间,到用Apple Watch记录我们每天的运动量。

自然而然地,随着物联网和传统应用的发展,这个技术开始融入我们生活的更多领域。以Nest(一个智能家居领域的领先者)作为例子,这家公司正在把家具变得更加智能化,它的产品用一个实时的接口去创造人和机器之间即时的交互,并且不用和机器有实际接触。这意味无论你在哪里,你可以时刻控制你的家。Nest已经在2014年被Google以大约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1464756606-4379-MoLQDTkb7sDd7bbhbItncu7HQeQQ
Nest的自动调温器

Nest的自动调温器可以让你通过一个App控制室内的问题。类似的产品,能够得到实时的提醒是这个服务的关键要素。

在使用实时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在使用实时技术的时候,有两件事情要特别注意:如何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哪些?

如果你的app失去连接会发生什么,或者系统自动更新了但是没有提示你?这时给用户反馈和提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实时应用出现了连接问题,如果不及时通知用户,那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就像所有的最新技术一样,考虑这个技术是否适用于你的产品非常重要。虽然实时技术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也需要对它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加以关注。发给用户一个实时的提醒会不会也是一种干扰呢?

这些数据会不会成为一种干扰取决于你的用法。例如在动态消息中发送一张大图片,或者发送提醒到用户手机。如果你发送大量的数据,那么实时技术可能就是最佳的方式。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有:等待用户发送下载命令的时候在下载额外的数据,或者测试用户的设备是否有wifi(而不是移动网络)再发送。

让实时技术为你服务

上面的例子清楚地解释了怎样用实时技术来加强产品的用户体验。但是不仅仅止步于此,还有更多创新的方式来应用实时技术。

把它看得像一个管理工具一样平常。添加实时功能可以让用户在项目中合作,可以让他们的各个设备和平台都保持同步,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实时功能在预订和电商网站上也很常见。那些实时的提醒可以显示有多少用户正在看这个商品,告诉用户这个商品的剩余库存,鼓励他们在售完之前购买。

包装实时技术

Whatsapp(实时聊天工具),Google Docs,Facebook,Twitter和Nest的成功有赖于实时技术,而他们也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一大批公司正在应用实时技术。

像Deliveroo和Uber这样的公司提供给我们即时的服务,并且能够实时跟踪。如果你的App没有提供这样的服务,那么他们已经过时了。

你能通过实时技术的一些特色,例如应用内部提醒,地理位置跟踪,协同工作和数据可视化来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吗?实时功能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并且让你领先于对手。

实时技术正在快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记住:今天的新颖特色也许就是明天的必备功能。

推荐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交互方面的知识内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原文链接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5252/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6-05-31
下一篇 2016-06-01

相关推荐

  • 你离用户的距离,只差一个好的体验

    研究表明,90%的用户下载的App只使用一次,然后就会删除。

    2017-05-18
  • 交互的未来标配!5个方法帮你设计好用的触控手势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机互动频繁,由设备驱动的世界中。随着触摸屏逐渐成为移动设备的标配,多点触控手势的广泛应用,让我们与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笔记本电脑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宽广的联系方式。我们通过模拟真实世界…

    2016-03-04
  • 【译文】UI设计评审成就微创新

    产品设计流程中,有必要对设计进行评审是大家的共识。在我每周的工作内容中,参加各类大大小小的设计评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既有脑力激荡的评审让设计方案脱胎换骨的,也有针锋相对的评审让设计方案摇摆不定的。怎样进行一场高质量的设计评审?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设计评审,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并收集意见改进方案?怎样避免设计评审变成竞稿或PK?如何确保设计评审这样的流程能带来更大价值?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看看原文作者Jason的观点。*在你点评的设计细节上开始询问背后的原因及意图。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条信息?对于允许索取这条信息我们设置了哪些期望?我们会用它做什么?如果我们能回答它们,再进入讨论解释各种元素的优劣以及与之对应的不同意见会比较好。“为什么”引出一个故事,解释某件事情的真实性。如果你问为什么,一切都无法奏效,你更想要创造一个故事,无论真实与否。这是让你感到糟糕的危险领域。 与询问“为什么”不同的是,考虑询问“如何”能够引出一个创造流程的故事,不必为它的存在辩护。然后你可以问设计师之前考虑过的各种可能,认真倾听设计师在提供方案之前做过的尝试。他们也许过于看重某些东西,不过没必要深究。优秀的适时交互是让产品(服务)吸引或失去客户的关键区别。将间歇性的互动变为持久关联的秘诀在于一系列精彩微交互,以及当用户需要时恰好出现的信息内容。 在设计评审流程中,应当询问每一个行动、每一次询问或者每一次数据展示是否出现在正确的时机,以确保界面在切换时传递信息时顺畅。随着扁平化设计与用户体验趋势的摇摆变化,我们能预感到页面部件缺少视觉线索的风险,因此动画能减少这种风险。 这种动效可能是颜色、透明度的变化,也可能是用猴子的手臂延伸页面这种细节,或者用户完成任务后展示太阳升起的效果。询问在UI设计中加入逐步动效的可能将极大的推动设计师改善设计,使得设计师思考时间维度的设计细节,而不只是局限在空间维度。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它是每个人都应该吸收的教训,尽管并非如此。我总喜欢提到:对用户的真实目标来说,页面或屏幕上的任何元素都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是噪音和干扰。 在设计的每一步中,我们都需要自问:我们如何能够创造更小思考成本下能发挥同样作用的产品?在设计评审中,这是要求把方案简化的最佳表达。在设计中保持界面清晰很重要,使用尽可能少的点击、文案和输入框来达成目标更好。踏踏实实的把用户需要完成工作的消耗降到最低,用户会感激不尽。我们认为,很棒的产品描述(比如产品手册)对用户来说就跟“坐在60码时速的车上看到的广告牌一样”,UI设计师们比较难理解用户是如何忽略这些产品界面细节的,尽管设计师为此付出诸多努力。 优秀的设计评审放慢节奏,考虑每个元素,但是能认识到这些设计细节可能不会被用户注意到。如果参加评审的人员在颜色、字体及体验设计方面没有专业知识,他们可以考虑以下重要因素:经验告诉我,不要试图一概而论。例如我会问“我不确定开放的banner是否足以传达品牌?”,而不是问“哇,用户根本不会理解我们的品牌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每个设计师应该花时间观察用户并且使用自己的产品(又称可用性测试)。

    2017-05-18
  • 用户体验是一门玄学秘籍

    Part 01 - 用户体验和用户体验设计关于“用户体验”这个词,很多刚入行的新人都觉得它玄之又玄,妙不可言。一方面是不知道他具体到底是什么,就好像那是一块理想地,看不见也摸不着,另一方面呢糟糕的用户体验,作为用户是能清晰感觉到它的存在。所以呢,在这里,会围绕“用户体验”这个词做一个科普性质的解释和综述,希望对初学者一些小小的帮助。1.1 什么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定义有很多种,我比较倾向的解释是:“用户体验是人对于使用一个产品、系统、...

    2018-02-22
  • UI动画VS微交互貌似都是一个东西?

    出处:https://medium.com/@tubikstudio/ui-animation-microinteraction-for-macroresult-668cd9e71101#.lhcggh7he 原标题:UI Animation. Microinteraction for Macroresult 原作者:Tubik Studio   原谅阿西…

    2016-04-07
  • 透视Pad用户与使用行为

      随着Pad的普及,人们如何使用Pad、有哪几类典型用户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ISUX北京设计中心于近期开展了Pad用户基础调研,综合日记卡记录、观察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Pad的使…

    2014-12-02
  • 如何做让老年人也能方便使用的网站【UXRen译#176】

    作者:保罗•克瑞斯顿(Paul Crichton)  |  翻译:阿陌,校审:天蛙   英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超过50岁。 他们在2015年的网络消费额就达到了14.45万亿英镑。 他们中76%的人会每周至少一次进行网上购物。 50岁以上…

    交互专题 2023-03-03
  • 零基础学习交互设计先从这些知识开始!

    @黄红艺Designer :交互设计三部曲终于写到最后了,今天聊聊交互设计的最后一个要素 —— 交互细节设计。本要素是在前两个要素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也是交互设计可视化与形象化的关键。相对于前两个要素的完整性和系统…

    2017-08-02
  • 两会唤醒全民关注用户体验

    聚焦2018年全国两会,共有13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倡在相关领域内发展与提升用户体验,范围遍布于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通信、教育科研、传媒、版权保护、交通运输与医药等数十个行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友达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鼓励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提案》。叶友达建议,从国家层面启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倡议,构建用户体验设计创新战略和行动纲领。同时要加大对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的宣传力...

    2018-03-28
  • APP界面设计规范编写指南

    在创作阶段设计页面时,如果没有规范来指导,设计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细微的出入,导致出现控件不一致,增加返工率,这时候我们需要界面制定设计规范。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