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呈现

史蒂芬说:用户调研帮助我们去理解其他人需求,从而我们可以用充分的,有灵感的设计解决方案来对他们的需求做出更快捷的反馈。用研同时也帮助我们避开自己的偏见,因为我们必须频繁的为跟我们生活截然不同的人们设计解决方案。那么,如何做好用研?

刚结束一个用研的项目,作为新人,也是入职以来全程参与的第一个项目。趁热打铁,在此聊聊用研项目不同阶段中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呈现。

一、准备期,兼听则明

产品方对这次用研项目的主要需求是:调查产品用户体验方面的满意度和意见。用户体验?词大面广!与提需求的产品童鞋聊了聊,发现不仅希望各功能全面兼顾的考察,还尤其需要注意新功能。闷头准备对产品来个全面细致的用研梳理?无疑是扎进机械主义!瞎子摸象,说的就是我当时的处境,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产品,我该怎么来(快速)懂你?

信息来源1,深入体验产品,收集行业报告,对比后台数据。比如:反复体验了产品才发现看上去摇一摇的功能,其实有着类似漂流瓶的设计逻辑;从行业报告能了解到市场规模和产品定位,对产品大体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报告了解到产品定位于一二线城市中高端市场,于是目标人群有了眉目);更能从数据上看出各功能真实的“后宫地位”。

信息来源2,与工作人员讨论,兼听则明的根本。nice又负责的同事们不仅对产品了如指掌,还会温馨送上私家的产品SWOT分析,更有机会了解产品背后的爆料消息。正史野史一起读的客观犀利,绝对收获满满。比如,产品童鞋会告诉你下一季度的重点是功能A而不是B,纵使B的后台数据力压群雄;商务童鞋会吐露目前正集中火力扩大用户量,利润营收是其次(哦,原来不完全是对接产品同学描述的那样);交互童鞋会预测新改版可能存在的利和弊(一下对用户意向有了谱);更会被告知哪些设计是老板的创意,明白各功能的前世今生……与越多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聊,能带来越丰富的视角和信息。如果拿到需求,找些二手资料,或仅按照对接方一人的意思就开始做,很容易陷入自认为客观的YY里无法自拔。

信息来源3,和用户聊天。感谢这是款社交类产品,注册即可分分钟找到真实用户。闲聊的过程既交到了朋友,又能从用户视野里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比如,悄悄告诉对方,自己刚注册,不知神马功能好,求介绍。收集3-5个用户评价:对产品的看法、态度、意见均不在话下。当然亲身经历友情提醒:调研有风险,死逮着一个用户过度讨论产品体验话题,可能被拉黑举报哦!

以上3步,能有效解决调研角度单一偏颇的问题。有了行业背景、后台行为数据、产品各功能定位的把握、新功能的考察点等众多信息,细化需求、有所侧重的用研计划已乾坤自现。在执行调研前,还有一个小tips:与需求方最终沟通确认需求本身。讨论并澄清疑点,确认双方的理解、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尤其若能明确各个研究目标的权重,更会锦上添花。

二、访谈,别马上相信你的用户

访谈中,受邀而来的用户大都热心真诚,他们不仅会回答你的问题,谈自己感受、看法和困惑,通常也很愿意出谋划策提出解决方案。这时,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甄别:

1.区分个性和共性。面对侃侃而谈的用户,需要分辨哪些是其个人爱好,哪些是TA所在群体的共有特征,后者才是访谈关注的信息,旨在寻找群体和产品的关系,进而提炼推论。比如,用户可能会告诉你,TA和同事都特别喜欢音乐节形式的线下活动,甚至认为对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吸引力。可如果你结合其职业:音乐杂志编辑,对这个观点的推广就会更谨慎。

2.背后原因>“解决方法”。不要听从用户说的去做,而是找出他们的问题是什么。比如用户反馈某配对功能不好玩,基本不参与,应该删除。这时候如果因为用户接纳度低而暗自断定该删除功能,难免有一叶障目之嫌。更好的做法是去理解用户提出如此残忍“解决方法”背后的原因:是结果匹配度的问题?还是玩法流程的设计问题?实际上,用户认为没意思的原因是:随便什么照片都能匹配,结果让人反感;我们很可能通过改善扫描技术就能扭转乾坤。就像老生常谈的“用户需要一批更快的马”,真正的需求是速度而不是“更快的马”这个看上去的解决方法。

三、问卷,警惕统计数据的迷雾

数据本身并不说谎,重点难在我们如何从中挖掘正确的信息。比如,刚开始我从用户净推荐值不佳,得出推论:用户满意度不足,并预测产品利润增长不佳。但实质,净推荐值是从用户推荐意愿的角度进行产品评估的指标,相应推论并不稳妥。

首先,满意度和推荐度之间不能粗暴地划上等号。对产品非常满意的用户也可能因为产品某些特质(eg:成人用品)而不愿推荐。由此看来,脱离产品形态,只看数据(推荐值)就开口说问题(满意度不足),也是耍流氓。其次,通过回溯资料,确认净推荐值与产品长期利润增长正相关。谈论数据关系的时候,我们谈的最多的是数据相关性,但希望得到的却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经过多年的心理统计的学习,把相关处理成因果,也是醉了。

四、报告需落地,请不要沦为一张纸

用研的输出是报告,这也是目前自己认为最难的部分,难在读懂定性和定量数据背后的弦外之音,构建数据和产品的联接。

作为刚毕业的心理学用研小白,最致命的是不懂设计和产品。一个只懂心理学方法的人来做用研,很可能做出来不切实际、难以执行或者不知所云的报告(本人报告初稿,完美匹配→_→)。如何将调研结果无缝传递给设计并实现产品目的?这些都是影响报告落地的核心问题。总结体会,相应改进之道有三:

1.以研究目的为中心,提炼信息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努力,几经整理,得到五万字的访谈录音记录、2000+的问卷数据,几十条的调研结论。如何把调查结果简单、易读地汇总呈现?怎样让没经历过问卷和访谈的工作人员,知道产品出了什么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回到最初的调研目的。

比如,这次调研目的主要在三个方面:从总体上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定位和印象;调查用户对产品各主要功能和会员服务的满意度和意见;探讨用户对新功能的接纳度。据此把所有结论和相应支撑资料分成整体评价、功能概况、会员服务、新功能四个部分汇总。如果没有一条凝聚信息的线索,只会让报告的读者眼花缭乱。

2.提供产品建议,而不只是描述

如果结论是“用户觉得A功能很赞”,这只是在帮用户转述,而不是分析。而若修改为:用户觉得A功能很赞,原因是XXX,功能具有必要性,建议改版时进行保留或强化。是不是既说清了原因,又明确了下一步方向。

又如“用户中男女比例2:1,女性用户收入普遍比男性用户低”只是基于数据描述性的结论,没有联系产品,很可能得到是“哦,好,我知道了”这样的回答。而进一步的推论“男性用户是主要用户,并且消费潜力更足”有助于进行功能设置考虑性别差异时衡量优先级。

假想自己是产品经理设计师,会怎样看待和落实调研结果,怎么进行产品改进?这样的思路有利于搭建客观数据和产品发展的桥梁,给出量体裁衣的结论。另外,从产品出发给出建议,报告阅读者能更好的明白问题甚至直接采纳,又何乐而不为呢?

3.一图胜千言

如果报告里是这样一段话:

用户每次只看到宣传画报甚至怀疑线下活动是否举办成功,建议把入口图片改成活动趣味留影;另外,用户会因为标记“活动已结束”而再没有点入了解详情的欲望,请把标记内容改成“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以上百来字,是不是没有下图表达地清晰。

25-198x268

报告里如此表达,即使没听分享汇报,也能通过阅读瞬间get到,效果不言自明。

五、那些年犯过的错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需求一来,就想着“时间那么紧,赶早不赶晚”马上准备着手落实,既没有解决看待产品角度单一问题,也没有核对自己的理解是否清楚准确。磨刀不误砍柴工,用研的前期准备尤其重要。

2.陷入对具体方法的纠结。经常边听需求就会直觉的反应:恩,这个应该问卷!那个要用访谈呢,还是焦点小组呢?然后就是一翻自己一号人格和二号人格的激烈对话。主要是没意识到方法是服务于目的的。

3.问卷访谈先后顺序进行比双管齐下好。一项以另一项的初步结果为准,可以对其中的疑点进行挖掘和分析。比如发现访谈中模糊的问题,可以在问卷中进一步验证和澄清。本次调研二者同时进行,双管齐下,最后就面临部分结论支持信息不足的淡淡忧伤。

问题诸多,这里就不一一枚举,每一个跟头都受益匪浅。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愿跟随整个TEAM共同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Smiler李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363/

(0)
Smiler李想Smiler李想
上一篇 2014-11-11 07:40
下一篇 2014-11-11

相关推荐

  • 微信春晚摇一摇项目经验总结

    [关键词一:用产品说话] 春晚,虽然每年收视率逐渐下降,但是30%的收视率相对于其他晚会或电视剧的1-2%的收视率,依然是电视界的霸主。倚靠这个媒体,微信要做什么?打硬广?植入软广?都不是。用电视行业的话说…

    2015-02-28
  • 案例分析|通过配色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四点技巧

    色彩在任何一种设计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相差不多的色彩却能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情感效果。因此,好好利用色彩与生俱来的魅力,就能让你的设计更出彩。

    2017-05-01
  • 交互小细节——信息层级展示规则

    信息层级展示规则是交互设计中的小细节。要分析信息的优先级,用户的核心行为;并通过位置、大小、距离、内容形式、表现方法来建立信息层级;设计过程和结束都要不断审视页面视觉流,看看用户浏览是否顺畅。作为设计师的你,注意到了吗?

    2017-05-20
  • 两会唤醒全民关注用户体验

    聚焦2018年全国两会,共有13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倡在相关领域内发展与提升用户体验,范围遍布于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通信、教育科研、传媒、版权保护、交通运输与医药等数十个行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友达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鼓励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提案》。叶友达建议,从国家层面启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倡议,构建用户体验设计创新战略和行动纲领。同时要加大对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的宣传力...

    2018-03-28
  • 通过微信学习用户体验和产品迭代

    这几天一直不停的开会,讨论产品,活生生的从运营的位置跑偏到了产品,似乎可以调岗了,andy一直在聊迭代的问题,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微信做的最牛逼,那就翻翻历史,聊一聊吧。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才面世的,为什么能在短短六七年的时间实现9亿多用户?在QQ已经在通讯社交行业占据霸主地位时,微信又是如何脱颖而出实现反超的? 在米聊率先面世创下不俗业绩后,微信又是如何后来居上的? 微信的成功对于产品人来说有很多值得挖掘、学习的地方。初期的微信和...

    2018-05-05
  • IAMUE首发-交互设计相关概念手册

    这些“洋词”工作中总有会遇到的,新手看过来,别到时候别人说了你听不懂 名词 缩写 单词 功能 交互设计 IxD/IaD Interaction  Design 简单的说,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

    2016-01-13
  • 做好用户体验是赢得口碑营销的关键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商业洞察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文/陈楠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2015年度新三板十大新锐人物,2015年度中国创新经济领军人物,中国富爱产业链控股集团董事长,富爱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文由商业洞察战略合作伙伴竹石文化授权发布转载请标明作者、来源和ID用户体验:口碑的源头“用户体验”在近几年被热炒的“互联网思维”中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现在的商业评论在点评各大公司最新推出的品牌...

    2018-03-26
  • 为熟练用户设计:如何设计才能帮助用户提高使用效率?

    本文作者将从导航和首页的信息排布、操作时间和快捷键三个方面展开,在通讯产品、办公软件等这类被大量使用场景的产品中,该如何设计才能帮助用户提高使用效率?

    2017-05-19
  • 认知设计论:关于认知最全面的一篇

    所谓的成长就是认知升级。——傅盛

    2017-05-03
  • 【用户体验.春节特辑】理清儿时的记忆 找回逝去的情感(总第270期)

    亦可访问www.koushutianxia.com了解详情编家谱   修家史   留视频建祠堂   亲互动   传万代总第270期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追求物质、追求理想、追求个性……而不去回望来路,不去寻求亲情和血缘所带来的归属感。“游子的情怀”和“漂泊的现境”总是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追问自己:是否我们必须要失去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城里,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我...

    201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