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网易云音乐WP1.0设计思考

wp2

项目背景

Windows Phone一直是各家公司缺少投入的平台,WP用户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个成熟的APP到了WP上就变得各种功能缺失、体验支离破碎,他们渴望应用软件在体验 上能和其它平台一样受到同等重视,音乐APP也不例外。作为一款有诚意的音乐产品,打造名副其实“云”的概念,网易云音乐当然不会忽视WP用户的呼声,历 经重重困难于近期重磅推出“功能无阉割”的WP客户端,还WP用户一个完整的音乐体验。

崭新的平台,改变的契机

与众不同的WP风格设计,决定了云音乐WP版在现有平台上找不到任何可以直接移植的设计。不过,也正因为从零开始,设计师得以放下“破坏用户已有习惯”的思想包袱,重新审视这些年产品的痛,在WP上做一次大胆的改变。

化繁为简,从不是件简单事。如何既保证功能体验完整,又体现WP平台自身极简、轻量的特点,成了贯穿我们设计始终的思考。

一.更加简洁、高效的导航

为支撑起云音乐丰富的内容,现有手机端均出现了原本PC/Web上才会出现的双层甚至多层嵌套的导航结构,以使信息更外显。而WP极度扁平的导航结 构显然无法消化云音乐日益扩充的内容。如果将目前层级结构直接移植到WP,则“发现音乐”下的4个二级导航要变为入口。这种设计用户第一眼看不到任何有效 信息,推荐等核心内容的层级变深了,也不利于产品运营。

首页架构1

但若不考虑云音乐自身内容的复杂性与可扩展性,为了扁平而扁平,将所有内容平铺,表面上信息是外显了,实际上获取信息的效率反而降低:过多的横滑选项让人迷失,越靠后的内容越难以到达。

首页架构2

因此内容显示的优先级还是要有所取舍。扁平化的最终目的是让用户更快到达所需,任何风格规范只是辅助达到目的的方法。为此,我们打破现有结构,重新梳理了不同用户类型及其使用情境,最终将一级导航精减到4个:

  1. 将原先“发现”里和推荐相关的内容单独提取出来作为一分支。这部分内容在表现形式上讲求直接呈现具体信息,方便“无目标”型用户快速发现云音乐的优质内容。
  2. 余下“发现”里的内容则更针对“有目标”型用户,对于这类用户来说,入口设计方便他们纵览所有内容模块,从而快速定位自己所需。

这样,不同用户都可以快速切入主题,运营内容和社交元素都得到了恰当的展现,入口设计减少加载,保证首页全景图横向浏览过程中的流畅体验。

最终架构

二.减少迷失感

全景图式导航(Panorama)在体验上最大的一个弊端是,你无法在当前屏看到全部导航,无法快速切换导航,只能通过依次横滑去到达。如何减少这种周而复始地横向浏览所带来的迷失感,让用户更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除了精减导航个数之外,我们也重新规划了导航优先级,以便更重要的内容更容易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将“我的音乐”作为默认进入页,因为这是每个用户的 “家”。然后从“家”出发去探索,根据内容优先级,依次经过推荐、发现和朋友动态。在设计上讲究横向浏览过程中页面布局的变化,用户可通过视觉辅助确认自 己当前所在模块。

布局变化

另外,旋律识别、搜索、设置等功能则被定义为“常用工具”,常驻在底部应用栏(App Bar)。这样,用户处在首页任何地方都能一键调用,无需记忆和寻找。

减少迷失感

三.利用平台特性,让信息更扁平

歌单是云音乐的内容核心。产品功能迭代至今,歌单界面已经变得臃肿不堪,但仍就有很多信息难以被发现。巴掌大的手机界面,如何尽可能让信息外显,同时界面又不失优雅?WP平台的一些全新特性让我们看到了机会。

UI扁平化后,可点击区域变得不可预期。在WP歌单页,我们将信息与操作分离得更彻底,除了与歌曲列表关系紧密的播放、下载,其它所有针对歌单的操 作都放置在应用栏(App Bar),不再让用户满屏地探索,使交互更加可预期。同时,利用WP轴心图(Pivot),将歌单的列表、介绍和评论并列呈现,无需跳转,横滑即可到达, 使信息更外显。这样,歌单层次变得清晰,所有信息一目了然,所有功能一触即达。

歌单页对比

四:扁平≠平庸

UI扁平化削弱了不同应用之间的辨识度,在WP上似乎所有应用都长得差不多。我们一直坚信与众不同的视觉能赋予产品强烈的个性,触动人心。

播放页是整个软件的视觉中心也是情感中心。在视觉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尝试了许多更为扁平化的方案以适应WP风格,但始终觉得缺乏自己的特色。最终在扁平化和差异化的抉择中,我们选择保留标志性的黑胶唱盘和血槽进度条,同时在其它细节上处理得更轻盈,营造一种沉浸式体验。

播放页视觉对比

信息回归本质后,视觉亦然。视觉首先要符合其所处的环境,其次才是自己的性格。鲜艳的大色块只适合首页,内容页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以突显信息本身,但是完全素色的界面又显得死气沉沉。通过反复尝试红色运用在不同细节上的效果,最终达到红色使界面更有个性的同时不抢内容。

设计过程中对色彩、间距、字号的精益求精,开发过程中的百余次微调,对设计师和开发都是极大的考验。

总结:

“真正的简洁不是删繁就简,而是在纷繁中建立秩序”。打造全功能版的网易云音乐WP端,无论是设计还是开发都经历了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

作为云音乐大家族最晚起步的平台,Windows Phone平台小众,项目资源少,平台限制多……尽管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我们仍然力求在这个用户数不多的平台上打造最好的体验,并为之日夜奋战。

改变意味着风险,我们在WP1.0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尝试,同时也意识到这个版本还有很多事来不及做。WPer,让你们久等了,你们的支持与理解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写在WP1.0上线之际

转载自《网易用户体验中心》作者《imsilentfish》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151/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10-30
下一篇 2014-10-31

相关推荐

  • 聊聊保险电商的产品主图设计

    本文作者主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在保险这个垂直领域,电商产品主图的设计。enjoy~

    2017-04-27
  • 《设计之下》之交互总结

    作者:ManUx 拖了很久的读书笔记总结,总算稍稍总结了一下。有些内容都已经开始模糊了,每次重新再看的时候,又会发现跟之前不一样的理解。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对《设计之下》交互部分进行总结,书中基于搜狐新闻客…

    2015-08-18
  • 利用github预览axure发布的文件

    目的github不仅仅可作为一款代码开源库平台及版本控制系统,百度百科对其定义为私有或开源软件项目管理平台,今天在此向不会使用Git的同学们普及下利用github预览Axure发布的原型文件。准备阶段1、github desktop。下载地址:https://desktop.github.com/2、 github账号。注册详情:https://blog.csdn.net/p10010/article/details/51336332下...

    2018-05-04
  • iOS和Android设计理念的演变

    IOS和Android是移动操作系统中最大的两个阵营。毫无疑问,这两个系统可以说是手机行业里的一个奇迹,并且也在逐渐变得完善。

    2017-06-05
  • 设计干货推荐|四类弹框的四大设计准则

    弹框是交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这类设计不仅考验交互设计师的综合能力,也能从产品看出整个团队的整体水平如何。这就是一个细节,但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2017-05-21
  • 无限下拉滚动 Vs 分页,究竟该使用哪一个?

    应该是使用无限下拉滚动还是分页的形式来展现内容?究竟那一个更好?相信这是一些设计师经常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无限下拉滚动和分页也不例外。本文将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并分析哪类项目适合用…

    2016-06-07
  • “桥”的创想——中安创谷“创业者之桥”设计全球征集于中科大正式启动

    📌 编辑 | P.S3月15日,中安创谷创业者之桥设计全球征集启动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成功举办。标志着全球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的师生、本地孵化机构负责人、创业团队、媒体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启动会。中安创谷科技园是中国当下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和基金集群”为主要业态的科技园代表之一,“创业者之桥”作为连接一期、二期园区的重要纽带,对园区的整体性及交通流线起着重要...

    2018-03-17
  • 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呈现

    史蒂芬说:用户调研帮助我们去理解其他人需求,从而我们可以用充分的,有灵感的设计解决方案来对他们的需求做出更快捷的反馈。用研同时也帮助我们避开自己的偏见,因为我们必须频繁的为跟我们生活截然不同的人们设…

    2014-11-11
  • 【用户体验】Chiphell论坛网友Raise3D N2打印体验实录

    以下是来自Chiphell论坛的一位@xm79 网友的使用Raise3D N2 3D打印机后的体验分享帖。让你看到Raise3D N2 3D打印机最真实的一面。之前用了好一阵工作室的makerbot 之后,也想着买一台自己的。主要每次打都要排个队,十分麻烦。而且每到出图季就要没日没夜的看守在打印机旁,通宵不起了。思量着买一台放家里吧。本来考虑着买makerbot的,因为速度是真的快,软件算法比用ultimaker系的快了一倍。但是问题就...

    2018-02-05
  • 双十一来了,淘宝的登录页有bug?我有解决方案!

    关于淘宝的登录页设计中的BUG,本文作者就用所学的用户研究、交互设计以及产品经理相关的知识来分析一下,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