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设计流程和方法

UED-2

看惯了淘宝阿里旺旺的UED团队做的图,突然有点冲动,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UED。没有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有专门的UED团队成员,但我们凭着自己团队合作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客户端UED

1、需求调研与分析:

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对这个市场进行调研,包括会存在的对手分析以及已经存在的对手,包括短时间内会有多少公司会同样开发相同的产品,以及开发这个产品的门槛。而这部分工作需要市场、PM甚至老板的共同努力。如果产品是客户指定需要,则需要对此产品市场上有多少类似的产品做出分析,包括产品核心优势。

产出物:调查报告
194c_xq
2、需求确定、线框图

当了解完此类产品,对产品整体有个了解时,需要写MRD、线框图、需求确认单,写MRD是给老板看的,同时这也是向老板要资源的根本,一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时间需要向老板提出资源,比如人手不够,如果手机遇到证书问题等,包括费用申请都可以写在MRD中。同时这时做为PM应该对产品的大概构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印象。

产出物:MRD、线框图、需求确认单

b908_xqqd

3、PRD、高保原型

当需求确定后,PM就可以动手写PRD了,同时这时交互设计师可以开始做高保原型了,一般是先有了PRD后才开始做高保真原型,但公司缺少交互设计师,所以PRD与高保原型都是由PM完成,所以基本上高保原型与PRD有时不分先后,同时PRD中要放入相关的原型说明。写出PRD与原型后需要与评审进行几轮的“轰炸”,而评审的对象有:BOSS、市场、PM交互设计师、开发人员、UI视觉、测试等,确定是否可行,以及会遇到的问题。

产出物:PRD、高保原型

1a95_prd

4、图片、切图、高保图片

当需求确定后,根据高保原型,UI视觉需要进行产品设计UI视觉设计产品过程中需要与PM、开发、测试人员保持沟通,因为图片的效果可能在手机界面上产生的效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满意,同时测试需对UI设计进行测试,UI的测试工作主要是由测试部来执行,UI设计部门除了视觉输出之外,还要提交一份简单的文档给开发和测试使用,UI的测试应该在研发启动时同步启动,当研发部门有可见输出之后,测试部门可以先对UIt效果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进行归档,并和UI进行确认,如果确定无误则归入BUG管理系统,并且参考UI输出和文档对整个软件的UI进行验收性质的测试。UI确认单是针对于市场与客户,当市场或用户对界面效果没有异议时开始进行相关页面设计,一般UI出图先出三张:登录、九宫格、启动画面。

产出物:UI图片、UI确认单、UI测试报告

74f2_UI1

5、开发

开发阶段会遇到各类的问题,沟通成为主要的手段 ,开发与PMUI、测试等的有效沟通显得格外重要,开发周期的控制。这需要PM去协调,同时帮助解决资源需求问题(例手机证书类的申请)。

产出物:DEMO版产品

0b26_kaifa1

6、测试

测试从需求确定就已经跟进这个产品了,同时对UI界面的测试,产品DEMO版的测试等,很多公司把测试过程看很不重要,或者把测试的时间缩短的很短,正常的测试应该是开发时间的1-1.5倍时间。测试承担着产品面试前最后的把关工作,显得格外的重要,需要对产品会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不断的测试,我们曾经对淘掌柜经过一天一夜不关机的不间断的测试,就是为了让产品在发布前尽可能多测出一些BUG,保证产品在交给用户时尽可能少的出现问题。同时测试需配合开发对操作手册、UC、FAQ等文档的撰写。

产出物:测试报告、UC、FAQ、操作手册

d774_ceshi2

7、Beta版发布

当测试到解决了60%BUG(没有一款产品是100%解决BUG公布的,都是通过版本升级来解决BUG问题),同时没有出现死机类大BUG时,产品的Beta版需要发布给一定用户使用,这期间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及时的做好用户反馈工作、系统分析等。运营报告需要很好的对用户的意见进行收集、分析,同时PM需要时时跟进,对产品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Beta2、Beta3等版本进行改进,同时挖掘数据,对用户产品需求改进的同时,做好二期产品的规划。

产出物:产品Beta版

9172_beta

8、正式版发布

当产品需要正式面对用户时其实已经对BUG解决80%了,可以很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了,可以对将这版本进行了确定,而当产品正式发布时,第二期的产品规划应该已经有了30%的进展了,因为这时手上已经有一定的运营报告做数据支撑,同时对于用户反馈的意见也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新的产品功能也将出现了。

产出物:产品正式版

475e_zhengshi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UED,只是很多这种流程形于无形之中,更多的公司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的UED流程,以确保产品进行的更顺利,更多的用户使用上自己的产品。UED是为用户而存在,也为自己的产品而存在。

来源:http://www.537520.com/?p=426

原创文章,作者:ioue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amue.com/1123/

(0)
iouedioued
上一篇 2014-10-28
下一篇 2014-10-30

相关推荐

  • 用户体验设计影响力引起两会代表关注,获业界点赞!

    如今,用户体验设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今年两会上,用户体验设计的影响力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关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友达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鼓励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提案》。设计创新与科技创新互为表里,需要协同发展;从国家层面启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倡议,构建用户体验设计创新战略和行动纲领。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基于对产品、系统、服务使用或者预期使用的态度和反馈。叶友达解释:“说白了,就是我们在产品的设...

    2018-03-20
  • 交互设计启示录:交互设计三大标准,信息表述五种方式

    交互设计本就该是互联互通环环相扣的。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间的接点, 在功能足以说明一切的前提下,装饰是可以节制的,如何把握节制的度是考验一个设计师是否成熟的标尺。—— 田中一光

    2017-05-04
  • 专业的交互输出文档应该怎么写?

    交互输出文档里面最重要的是做设计时的多方面思考。

    2017-05-03
  • 4个关键词总结,如何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作者:@烧包鹿全文共 4530 字 6 图,阅读需要 10 分钟———— / BEGIN / ————上周五约了朋友吃晚饭,提前约的顺风车。由于堵车,司机到了办公区的北门。经过沟通,我从定位地点过去找他。四扇车窗都是开的,他坐在驾驶位,烟刚抽了三分之二,后视镜旁还有未散尽的烟雾。他回头看见了我,我朝他微笑示意。确认了眼神,我是他的乘客。他马上把烟灭了,左手在空中挥了挥,右手向左转了一下空调按钮,抬起头在空中胡乱吹了几口气。隔着车窗看见副...

    2018-04-30
  • 交互设计与服务设计视角下,谁才是用户,什么又是产品?

    服务设计,是2017-2018比较火热的一个专业了,相比于交互设计或工业设计,服务设计更关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今年的Aalto New Media 专业的申请中,有明确要求需要根据两篇文章的读后感写一篇Essay(1),其中一篇是“How to Fix Facebook—Before It Fixes Us(2)”,深入阅读之后,有一个明确的观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之前从交互式设计角度或者用户研究角度对于 Facebook 的分析文...

    2018-05-02
  • 常见的App应用界面交互框架

    掌握常见的APP应用界面交互框架,了解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使用时才能游刃有余。你还在等什么呢?赶快去学习吧。标签式、跳板式、列表式和旋转木马等在等着你。 1>标签式 优点: 1、当前位置入口清晰   2、轻松在…

    2014-11-19
  • 用户吐槽:新版新浪微博的5大槽点

    昨天新浪微博发布了新版V6,据说是“加强基于兴趣的信息传播,在提升用户内容获取效率、阅读体验基础 上,面向垂直领域认证用户推出兴趣内容生产、传播及变现工具,完善内容生产与消费生态。微博计划打造一张以信息…

    2014-10-15
  • 成都UI-UE交互设计免费试听课了解一下!

    周一见!周一见!周一见!没错下周一!成都UI-UE交互设计免费试听课开课啦!与其宅在家里浪费时间不如来体验一下UI设计前五天免费试学4月16日--4月20号机会有限,先到先到得哦!UI-UE交互设计是什么?UI-UE交互设计就是指对产品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为什么要学习UI-UE?人才需求旺盛,成IT行业职位新宠人才缺口大,行业势头发展迅猛虽然UI这么好,但是不仅对人才的需求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培训,是提高水平...

    2018-04-17
  • 用户体验之 iPhone X

    Hello,everybody。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iPhone X的用户实际测评。虽然iPhone X已经在国内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其价格也是让许多人叹为观止,今天小编在得到以为苹果手机顾客的同意后将其用户体验整合以后推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会满意。好,话不多说,我们马上开始。首先小编先来介绍一下iPhone X的优点吧。iPhone X 首次在手机行业中采用异形全面屏,相对于之前的iPhone,手握尺寸更小,首次采用OLED现实...

    2018-04-13
  •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の眼见非脑见

    我们一般认为,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一切时,眼睛会将看到的信息传输给大脑,大脑再对信息进行处理,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世界。但其实不然,脑见并非眼见,因为大脑总会解析眼睛看到的所有信息。试举一例,请观察下图: …

    2014-11-26